远行研修拓视野  专业引领促成长 -----浙师大学习心得
东城区王智敏工作室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16
浏览

远行研修拓视野  专业引领促成长

-----浙师大学习心得

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 王智敏

2018,注定是一个奋斗与收获的年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教育的发展目标,许昌教育也进入“三年攻坚”的关键阶段,教育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学习外地“三名工作室”经验,促进工作室更好发展,许昌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带着渴望,带着期许,2018年12月2日在于东恩科长、黄民安主任等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一行九十多人不远千里奔赴浙江师范大学参与为期五天的学习。

细雨绵绵的江南,温婉柔美,秋色正浓,金黄色银杏叶铺成的曲径之上,每天都有我们这行取经人的足迹。每一个专题都给我们带来新意,每一处参观都把我们慢慢托起,从中我也稍稍悟出浙派大师们对教育的那份情怀、对自我的那份学习力、对成长的那份坚持、对同伴的分享与帮助。

一、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这句教育名言,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通过大师们的讲述,我觉得这句话更是对教育的一种情怀。

来自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的特级教师闫学校长,怀着一腔教育情怀,从济南大学毕业后,在小学这片园地里潜心育人二十七载,把工作当事业,不断突破自我、不停地去开拓新的发展疆域;在这二十七年里,她主动出击,不断给自己创造机会,她耐得住寂寞、沉潜数年,打造自己的专属教育品牌;在这二十七年里她始终以博大的视野、胸怀和格局,将心神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上。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怀,闫学老师成功的走在教育的前列。

对“情怀”这个话题有更多诠释的是来自金华师范附属小学的俞正强校长---一个习惯低头找幸福的人。在带领工作室成员成长发展中,俞校长走的是“情怀路线”。工作室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是一个聚集群体智慧,共同享受教育的一片园地。俞校长形象的比喻道:大家在一起,就是为了开心而来,开开心心的探讨,开开心心的做研究,就像几个人一起打牌、一起钓鱼一样,为了开心而来,如果谈起功利,那么打牌、钓鱼的乐趣就没了。打掉功利、随缘行走,这何尝不是一种情怀?

金华四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童桂恒校长也提到:工作室凭的是一种情怀;周红星老师的故事叙述类的地理教学方式更是彰显出教育情怀;为庞大的教师研修队伍做好吃、住、行、学等前期繁杂工作的局领导,不正是拥有一份对教育浓郁的情怀吗?

教育需要一种情怀,那是真挚而自觉的感情。

教育需要一种情怀,那是费尽心思的追求。

拥有这份情怀,即使时光飞逝,容貌渐渐变老,学生一声声称呼会让自己忘却了年龄。拥有这份情怀,当学生送来一句祝福话语时会让自己感动不已,留恋万分。

带着一种情怀投入教育事业,让平凡的教师岗位有情、有爱、有乐、有趣。

二、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阐述教师要博学多识时举过一恰当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要一桶水。叶圣陶先生说过“活到老,学到老”。

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阮高峰教授通过《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一专题,幽默睿智,生动有趣的给我们传递着琳琅满目的信息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阮教授提醒我们,作为教师,如果用过去的方法教现在的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将是教育的悲哀。在会心一笑中,我们更深的理解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永远都是一场革命,而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则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教师应该是最需要学习,最应该学习的群体。“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一个手不释卷的教师,一个通古博今的教师,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师始终都会是学生精神上的榜样,这种身教比袖着手一遍遍劝导不知好上多少倍。

在各位专家带给我们的理念盛宴中,无不提到“学习”二字。闫学老师的“阅读,远方的光亮”告诉我们,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科研;阅读能帮助我们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阅读能帮助我们找到短板,找到努力的方向,突破专业成长的高原期。

三、坚持: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难办的事,只要用心去做,总是有可能成功的。作为教师,我们曾经无数次的给学生讲“坚持”的故事,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于自己,似乎缺少了坚持的真是经历。周红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周红星老师通过分享工作室成长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教师,我们也有很多坚持做事情的理由。

周老师主张“精彩的课堂教学会引发教师不同的教学创想”。基于这种主张,周老师带动自己的工作室,从小事做起,坚持做下去,成就精品。为了打造一节优质课,周老师每天关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制视频、选取卫星云图,坚持一个月不放弃,终于达成理想。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周老师是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注重把成员培养为“具有地理学科概念视角”的老师,要求成员做与地理学科有关的“每日新闻”栏目,长时间坚持下,成为了学科教学有力的新鲜资料,也成为了工作室的特色。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坚持使不起眼的事成为影响力!专业成长的故事和教材的处理艺术,诠释着坚持的意义和精品的内涵。

每一位专家的成长、每一个工作室的发展都是坚持精神的最好见证。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四、分享: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

名师工作室的目的是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教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观察体验、学习思考、参与研究、实践总结的反复过程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努力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基地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是很好的传递方式。浙江师范大学的学习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专家们分享的硕果,我们感受到大师们分享的快乐,同时,我们也从各位浙派大家那里学到了他们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帮我们解决了一些疑惑,梳理了我们的思路,指明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在我们的工作室发展中,我们会用“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来体现名师工作室的作用。

快乐需要分享,这样一个快乐就变成几个快乐;成功需要分享,一个成功会带动一些成功。在周红星老师讲座之后的分享环节里,我作为分享人,真切的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尤其是学习结束之时,同伴们分组畅谈,分享收获的过程,我们更是体验到来自身边的快乐和小小的成功。

在浙江师范大学,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一路收获不仅给我们开启了工作室这扇精彩的大门,而且让我们不由自主的随着走着。虽然学科不同,却情怀相同。繁花似锦,许教育一缕诗意;落英缤纷,给学生一份诗和远方,感悟课堂也许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教学常态。愿我们借助一方平台,揣一份教育情怀,有缘相聚走一程,实现专业成长共提升!

感谢许昌市教育局提供的平台,感谢于科长、黄主任等领导的精心安排,感谢各位浙派大家的倾囊相授,感谢各位班委的保驾护航,感谢亲爱的朋友们一路携行,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教学相长,携手走向远方!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