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东区刘杰名师工作室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4
浏览

《正面管教》读后感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王晴

 

寒假里读了《正面管教》一书,早就听说此书,到今年寒假,终于静下心来读此书。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教育学生的实例,感受良多。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正面管教:不娇纵不惩罚有效的管教孩子,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让孩子们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本书所要讲的内容了。

一、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正面管教》书里提到: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孩子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正面管教》的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一)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一位让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效果会更好。

(二)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三)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问孩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或提出建议,直到达到共识为止。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常犯的严重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还好,如果学生还为自己辩解,那还不等于抹杀师道尊严?结果就是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四)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做这些要真诚、友善。

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二、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作者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

三、有效地运用鼓励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简·尼尔森也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指明“鼓励是本书的焦点。”

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鼓励可以简单到是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的更好的拥抱。鼓励关注点在孩子的行为上,会更细致的描述出孩子具体好在哪、成功在哪,他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长期后果是自信、自立。

简·尼尔森认为,鼓励需要正确的时机。在父母或者教师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处于爬行动物脑阶段,是无法理智处理问题的。她在书中建议此时可以使用“积极的暂停”这一正面管教工具,去一个自己感觉舒适的角落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积极的暂停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父母。只有在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做的好,父母是这样,孩子也是。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

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当家长的眼光着眼于孩子身上的优点时,你就对孩子的缺点的包容度也就增加了。记住你看到了什么就得到什么,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四、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正面管教》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父母应当对自己子女的很多行为问题承担责任,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为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而每个成年人都是以自己孩童时代所作出的决定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个性格正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正面管教》一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成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并指出生活态度取向不分好坏,父母应当关注自身的生活态度取向对教育子女的影响,并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并加以引导改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在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时候,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理念反复提到,就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父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要把每一次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我们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合上书本,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

“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先改变观念,再付诸行动,改变从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孩子的家长,我认为这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