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对范画的依赖程度很重,如何平衡学生对范画的依赖和引导作用?
老师范画不范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美术课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实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的,有的课有教师的示范和范画,才能有学习效果;而有的课可以完全不用。有时,老师的范画能使学生深受启发。有时,老师的范画能引来学生的一片喝彩声,使学生从心底佩服老师,让学生觉得老师有一技之长值得他去学习,从而产生想画画的冲动。
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巧用范画
有人认为,老师的范画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好不要范画。有人认为,老师不范画,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画,不范画不行。有的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并在黑板上演示作画步骤、方法,学生的美术作业一发下来,大部分都和老师画的一样,缺乏创造性。而有的美术老师是从不范画,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图片、模型或欣赏多媒体为主,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有的美术老师可能介于两者之间。到底要不要范画呢?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说,美术老师能不范画尽量不范画。老师一范画,大部分学生都会照着范画画。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老师的范画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确实需要在技能技法方面范画,老师要提醒学生,每个人要画出自己的特点,不要模仿别人,不要照着范画画。
我觉得低年级可以尽量不做范画,多展示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开阔思路。
我认为利大于弊
示范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范例是可以仿效的事例。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进行创作(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