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第一次接触群文阅读是在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当时听课的感受正如书中蒋老师分享的那样:一节冷清的课,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温柔平静的声音,看到的是孩子们在忙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一节课谈不上不活跃,也并不热闹,孩子们只是沉浸在一篇篇有趣的文章中。可它展示出来的却是一节常态语文课不能比的信息量。老师围绕一个议题讲得轻松自在,学生展开讨论学得开心随性。或是不同的文章,相同的特点;又或是相同的事物,不同的视角。顿时就感觉被这堂新奇的语文课给吸引了,好奇别人怎么就能找到那么多有相似之处的文章,发现那么好的切入点。后来的教学中,我也有很多次想要尝试这种授课方法,但最终还是因为对群文阅读不够了解,尝试的计划无始而终。
最近读了蒋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本书,忽然感觉又对群文阅读多了几分了解。读完这本书,对蒋老师也更加崇拜了。蒋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入透彻,又联系广泛的课外阅读,将课内课外的文本能够进行巧妙的组合,带领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有趣的学习,是一种变革性的尝试。读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思考,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在书中谈到“群文阅读对老师的意义”时,刚刚好就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书中写到“刚开始尝试群文阅读的老师,会陷入紧张和焦虑中。”这不正是我真实的内心写照吗?关于找不到合适的文章,自己不也常常因此感到困惑吗?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困惑,促使我不断阅读,渴望成长。因为只有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让自己成为阅读者,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困惑。
蒋老师在自序中提出了一个设问:作为老师,我想培养怎样的孩子?接下来,他回答了两点:一是希望孩子们是爱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希望孩子是会思考、会发现的。在蒋老师看来,当下的教育已经严重异化,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刻骨铭心的记忆,更缺乏思考和发现的能力,他为之深深隐忧。于是蒋老师力图通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过宝贵的精神生活。
全书共分为三章:什么是群文阅读;文体与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实践。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体现了作者对群文阅读的思考,又有大量课堂教学实践,既有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既有蒋老师富有生机的创见,又有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情流露。全书处处显示着蒋老师的专业态度和实 践精神,让我们看到他追求教育理想的非凡努力。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其实蒋老师已经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阅读要吸引学生:“阅读的吸引已大于老师、大于食物和睡眠的时候,那么这阅读已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一份子,不离不弃。而我们教孩子们阅读,就要以终身吸引,终身阅读为最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