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每一遍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最近一直在准备整本书阅读课,怎么教呢?我犯了难,一本书的内容有好多,如何用更好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一节阅读课?如何在阅读课上教给孩子方法?又如何在阅读课的同时找到读写结合点呢?这几个问题萦绕在心头,于是我又拿起了蒋老师的《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本书,这一遍读有了目的性和更深的思考。
第一章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群文阅读是什么,为什么开展,具体怎样开展三个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非常抵触这种群文,在我的思路里,一节课单学课文就已经很吃力了,别说再开展些其他内容,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再加入其他内容,简直是太难了。但是观念的转变就是在接触到蒋军晶老师之后,特别是在课堂上尝试几次后,我觉得效果特别好,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今年高考,我注意到了高考卷子的变革,以往上去第一题就是选择正确词语的读音,这一回我傻眼了,第一题甚至往后放眼望去全部都是阅读的文章,密密麻麻的字充斥了整张卷子,问我自己,不教阅读,不教群文和整本书阅读,行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不行,于是迅速的调整教学思路。课内课文整合教,课外课文群文教,这是我在近期总结出来的一个想法。
第二章分文章类型来介绍不同类型的群文到底如何教?蒋老师非常用心的整理出来了七类文本的教学,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预言、知识性文本,每一类文本其实都有共同点,神话类文本寻找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出示表格学一学;童话类文本抓叙事特点,也可抓同一作者的不同类别的童话;散文慢慢读细细品,找文章生成点;儿童诗抓读、理解、写都可以;小说要找文章特点,可以利用误读、比较人物特点、聚焦情节;寓言要找得出寓意的方法,选择法、提问法……
总结来说,群文阅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文本聚焦在一起,找文章的共同点,发现文本的奇妙之处,用新的方式教学,和孩子一起探索隐藏在背后的秘密。合上书有了想法,开始探索群文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