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分享对小说教学的思考。
wanglin发起了话题2019-07-24
15
回复
77
浏览

请大家分享对小说教学的思考。

所有回复
  • 白玉 2019-07-24

    小说教学训练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小说,能理清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思想,领会优美、生动的语言,初步具有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引导学生编写段落提纲、故事情节提纲和情节结构线索表解,复述情节等,以便熟悉故事情节, 掌握中心事件、主要矛盾及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掌握结构形式,即谋篇布局的特点。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白玉 2019-07-24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肖像、心理、动作来抓住人物性格,辨清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性格特征及其矛盾统一性;引导学生分析与作品写作背景有关的社会环境描写,以及与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和感情有关的自然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珈熳 2019-07-24

         抓住小说关键点,以点带面推进学习,是小学小说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关键点,固然与小说文本自身构造有关,但也应与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有关。从教学的角度看,后两点更为重要。小说教学过程中抓住所谓关键点,实际上 是抓住一点,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这关键点, 有时是对一个词的理解,有时是对一句话的品味,有时也是对一个问题答案的探究。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于丹 2019-07-24

    我认为要从人物塑造,语言特征,主题教育等方面切入,让学生在理清情节,学习描写,感悟主旨的同时,体味作者情感的抒发,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小说认知体系。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付艳枝 2019-07-24

    小说教学,要仔细研读教材,多角度解读,领悟表现的主题;依据情节结构,整体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长文短教,把故事浓缩为一段话,理清脉络;要注意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的鲜明;善于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及环境描写,体会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wanglin 2019-07-26

    小说教学要抓住人物。学习作者采用不同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王豫英 2019-07-28

    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到了课文语言和现代白话文的区别,通过朗读来体会古典白话文的精炼与生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郭佳佳 2019-07-29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juxiaojia 2019-07-30

    小说教学一定要抓住主要人物这条主线,环境描写、情节等等,其实说到底都是为了写清晰这个人物的形象。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会娟 2019-07-30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白杨树》一课,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