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让你拥有幸福的人生
培养学生阅读惯的反思
于丹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人人皆知,老师在教学中也忙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多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乃至每个孩子的享受。对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也是小学阶段中关键期。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把读书作为自己幸福的语文人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自从学校推出了“培育特色,阅读为先,凸显独特”的办学理念以来,学校开展“师生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活动开始至今,以“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欢读书、学会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为原则,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每周一国学,每月一本书。”同时还推行晨诵午读活动,每天上午,早早走进校园,你会听到书声琅琅。下午当你走进教室,教室里一片安静,偶有响声,也是孩子们翻阅书页的声音。尽管学校领导、老师尽心尽力,仍有部分孩子坐不下来,无法享受阅读给他带来的快乐,他只是人在教室坐,来敷衍老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一种幸福享受呢?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再把语文教材看做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就会自然地引领孩子回到广泛的阅读中来。引领孩子拥有读书的情怀,这条路虽然漫长,却是一段幸福的旅程。开启它,让每一位学生发现,读书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文化的根,一个快乐的童年。
首先,要引领孩子爱上读书。因为,唯有热爱才会让孩子心甘情愿的陶醉在书香中。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书中的内容当个故事讲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要把好词、好句圈起来,每读完一个章节,把圈的好词、佳句抄写在摘抄本上,不太懂的词语可查阅工具书。就这样,每次我给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孩子们就会个个精神抖擞,神情专注,有时喜悦之情会溢于言表。当我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温馨的情感世界里时,每个学生手中的图书就变成了孩子心中渴望的至宝,读书的热情就这样被激发、被点燃。他们会如饥似渴地走进书的海洋。
其次,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书,让这粒种子在书籍的沃土中成长为一稞葱茏的大树。每一次不管在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都力求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授之以渔,让孩子拥有遨游书海的本领。
在学校语文教研过程中,宣校长曾多次提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我们的努力与正确的引导学生爱上读书。学生们已经非常自觉的在书上勾画出好词佳句。当我检查他们的积累本时,学生摘抄得是工工整整。这样日复一日,我相信孩子们收获的是一份语言的芬芳与醇厚。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孩子们有了读后与同学交流的习惯,有时,他们会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在课间玩耍时也会运用上书中的语句。
再次,要让学生坚持多读。我们读书的一贯宗旨是“好书大家起分享。”师生共读的书是组内语文老师集体讨论选出,并报予学校,共同推荐给学生的,又加上老师给他上的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班级读书氛围成了语文课堂的主角。就这样,整个校园沐浴在书香里,浸泡在文化中,孩子们快乐地读着、成长着。
最后,是孩子在享受读书。学校自2006年开始,每年开展的有读书节活动,在活动中,学校开展了“师生共同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至今已举办了七届读书节,每届读书节活动中,都会选出读书小博士,并给孩子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在我参与读书节活动时,曾有一位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的书上写道:“是书籍赐予了我飞翔的翅膀,给予了我成长的力量。”
我相信,我们就这样一如既往地努力,会带领孩子幸福地行走在语文阅读的旅途中,品味着缕缕书香,不经意问我们会听到孩子们在欢快的笑语中慢慢长大,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孩子走上阳光灿烂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