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象教学(PBL)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海之燕发起了2019-07-27
1
回复
17
浏览

对现象教学(PBL)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什么是现象教学(PBL)

现象教学源自芬兰。是基于现象的学习及以生活中某个现象为主题,在一定情境中,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已被世界教育界公认为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之一。

(二)现象教学与学科教学的不同

我们通常希望成为我们自己领域的专家。但是专业知识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而为了解决现代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我们需要混合知识和专业知识,这些混合知识和专业知识跨越传统的传统的学科边界。这导致基于现象的教学和学习。

(三)现象教学的理论基础

现象教学并非寄予任何单一的学习理论,其学习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被视为积极的建设性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再生产过程。我们的记忆不是扫描仪,而是让我们自动,甚至无意识的做出很多推断,因此我们的记忆是很有创造性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同,因此我们有不同的认知图式和思维模式。

我们不断建构关于环境的心理模型以及事物的运作方式,我们试图通过将新信息置于背景中来理解世界,但是不可能制定一个客观真理。相反,我们根据我们看到的事实构建个人理解,然后我们的解释取决于我们的心情。现在学习理论将学习者视为学习过程和意义创造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知识灌输到空桶中。学习被视为积极的建构主义过程。

(四)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作为专家发展的是内容知识,但他需要转化为对学习有意义的教学内容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教学知识。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知识从学术和理论环境转移到实际情境中。

下午,尤卡教授现场模拟了一个现象学习的情景:展示了一幅照片,让大家分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然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回家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享。

通过亲身体验,我认识到在项目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寻找关注点,兴趣点,老师进行主导和控制。而现象教学并不是摒弃分科学习,而是多学科学习的融合,是在原有的学科教学中,增添了新东西。是呀,分科学习是为了让学习更深入,但它不应该成为学科之间的壁垒。分科学习不会消失,多学科学习也不可或缺。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