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智慧 做大课堂》读后心得
赵蕾名师工作室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0
浏览

邓庄乡马庄小学     赵艳艳

       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现在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却没改变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也更难了。面对这样的现状,就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实际就是充满智慧的探险,有人说,智慧这个元素,如洒在汤里的盐,看不见,摸不着,但品得出来。我自知自己是一个缺少智慧的人,但通过阅读 《用小智慧    做大课堂》,我深刻地体会到:要结智慧果,自己必须成长成一棵智慧树。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做到如下几点

       1、做新手“老教师”

      尽管我已有十多年教龄,但更应该学学做一名新教师,寻回自己的初心,促进自己的成长,激发自己的智慧。今后不再找借口,学会挤时间,让自己重新沉浸书海,学习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滋养精神世界。

      2、锤炼自己的感情

      智慧育人,教师要有仁爱情怀。这个,我们都懂,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习惯、脾气、爱好、智力、情商、家庭情况、成长条件等不可能一样,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教师想把每个孩子都教得“听话”,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当然,我也时常因为某个孩子“不听话”而苦恼,智慧的教师需要锤炼自己的感情,懂得:差异是和谐的基础,多样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要学会等待,用大爱、仁爱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看着孩子们慢慢成为一枚智慧果。

       3、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墨”首先是备课。备课是万万不能小看的,它是上好课的基础,从一个问题的设计,到一个情境的创设,从一句过渡语的说法,到一个练习的布置,都要精心思考,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

       其次是要动笔写随感、案例、论文。一个只会读书、教书,却不会反思、写作,不梳理自己成败得失的老师,是难以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的。要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就要坚持反思,勤于动笔。

       4、精雕细琢行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学生的学出发,把教材当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知识,教方法,教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适当开展探究、演示、表演、交流、讨论、反思等体验式学习,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真诚合作共成长

新的时代和环境,呼唤并强调团队的力量,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室,还是学校,都要真诚的与人合作,共阅读,共探讨,共评课,共成长。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初,我是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走上教书育人这条路的,如今,我的兴趣依然不减当年,兴趣就好似载着我驶向成功之路的动力火车,成为赵雷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就好似拉响的汽笛,带着感恩的心,坚定地走在寻回初心的路上。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