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庄乡大张小学 靳珂珂
2018年的寒假,是充实的,按照赵蕾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我阅读了《最初的心 永远的事》这本书,我感触良深。
我再次问自己: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为什么选择教语文?语文课上又该教些什么······现在我明白了,新课程标准所描述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发展。我们要运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搭建各种语言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即进行语用教学。
语用教学的重点,第一学段是字、词、句,第二学段是词、句、段 ,第三学段是句、段、篇。无论哪个阶段,我们都要依托文本,且做到“目中有人”,关注到学生的学情进行语用实践,而且把每一课都当做新的开始,全身心投入课堂,享受与孩子们的默契。
要真正落实语用,不仅仅是丰富的训练方法,更要对文本、对课堂有深入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也时常觉得有些文本“疑是问题文本”,常常觉得苦恼,又不知该如何解决,通过《“问题文本”的“再语境化”》一文,我明白作为教师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价值,才能让孩子们多一些温润优美的思维状态,多一些纯真善良的判断模式,多一些美好优雅的表达沟通,多一些温暖欣悦的情感体验。
在当前小语界大力倡导“语用”的语境下,我们有了“语用”的观念,也有了“语用”的训练,却缺少实践运用中对“语用”训练点的正确把握,即使有也是为了用而用,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找准训练点,是“语用”增值的必然途径。应该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透彻的解读,让每一篇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成为“语用型”训练点。
总之,今后要多读书,勤反思,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