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作文教学
jkk19800625发起了2019-07-25
2
回复
10
浏览

关键词:更新观念   优化教学   培养兴趣   自改互评  成就感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作文教学的"难因"和作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对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立足生活,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渠道;改革作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更新小学作文教学观念。

更新小学作文教学观念并正确把握好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几年来,我对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实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能力,新课标提出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学会表达”),重视情意训练,一改过去的语言训练(低年级词句训练,中年级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新的训练体系缺乏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形式标准,训练内容泛化,缺乏序列,缺乏评价的“标尺”,教师不知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只能“跟着感觉走”。目前把两者结合,便于教师操作:例如:小学五年级有一篇习作内容是写一封信,那时教师节又准备到了,按照惯例学生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小礼物或自己亲手做手工送给老师。与其让学生花这不必要的钱,还不如让学生来一次有意义的习作训练,因此在此之前我就跟学生讲明:“老师最喜欢的礼物是你们心底最想跟老师说的真心话,老师希望收到你们每一个同学写给老师的信。”在教师节的那天早上,学生班干组织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仪式,双手接过学生送给我一个个漂亮地信封,我很是感动。下午我阅读了这些信,信中大多回顾了我与学生之间的琐事,有一个学生写到自己生病那天,老师顶着烈日骑着车送他去医院治疗,又为他垫付医药费,之后又亲自送他回到家,看着落日,看着老师湿透的衣背,他的眼睛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我让他在班上念他写的信,深情地话语,让我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让学生很受感动,那天晚上很多学生又一次地把今天的事情记到了自己的日记本里。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贴近生活,发自内心,写出了真情实感。

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光靠老师讲和学生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到课外去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交流阅读体会,写出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无道理的。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书中各种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精彩片段,还可以将好片段摘抄,我还要求学生在摘抄的片段后写上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这个片段写得好,还要知道为什么写得好,从而为自己以后写文章提供了帮助。在不断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通顺,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今后写作文时句子更加通顺,减少病句。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从仿到创,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学生们在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贫乏,这里边除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不强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思想贫乏。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便是观察,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我让学生们多参加一些实际活动,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能丰富其生活经验,扩大他们的视野,充实他们的知识。比如:我在教学生写《绿色在行动》这篇作文时,我不是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而是把学生们带到校园里,让他们参与这次活动,让他们动手把校园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在脑海里,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想写的,最后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学习总结,概括自己的经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源泉,他们的思维活跃了,不是按照老师出的题目来一句句凑,而是有丰富的材料可写,写起文章来就不至于内容贫乏,无话可说。

(三)从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出发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习作教学应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教学联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与口语交际结合,训练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改的口语交际课内容很贴近生活,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口头语言训练,开展情景教学模式,组织班上的学生分组模拟生活场景,再进行展演,对展演中的语言表达进行点评。例如: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这一单元阅读教学已经学过了《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三篇课文,也学习了介绍一个地方的顺序和方法,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查找世界名城如“对称古都”北京、“花都”巴黎、“雾都”伦敦、“水城”威尼斯等资料,在口语交际课上,介绍相同城市的学生分为一组,介绍过程中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提示语言表达的顺序和表达的重点,口语交际课上人人动口,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小练笔,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把“写”挤进课堂是一个重要的改革。这不仅能很好的实现读写结合,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是否每篇课文都安排课堂练笔呢?当然不是,小练笔不在多,而在于“精”。这样的课堂小练笔不仅升华阅读教学的主题,还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兴趣习惯。

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潜力。一旦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精心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习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捕捉写作素材,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

四、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提倡自改与互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下一种新的习作评改理念随之展开,我提倡让学生进行自改与互改的评价方式。

(一)、让学生明确习作评改的重要性。

学生未接触过自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方式,如果在组织批改前没有对学生进行互评互改重要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未必能接受,在之后的批改过程中也不会认真对待。因此我在第一次组织习作互评互改时,我采用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作家曹雪芹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但仍“增删五次,披阅十载”而创作了“读来字字皆是血”的《红楼梦》;作家托尔斯泰脍炙人口的作品《复活》,小说自1889年一直写到了1899年,六易其稿,历时十年。小说出版后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和作者的写作过程,体会作家“站着写作,坐着修改”的真实体验,让学生明确了习作互评互改的重要性。

(二)、明确每一次习作评改标准和要求。

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修改习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评改标准和要求,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因此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评改的标准和要求,以求评改时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对于习作评改的标准,我分为两大项,第一项是“常规要求”,这一项要求是每一次习作都必须要修改的内容,如修改错别字、圈画出好词好句、字数充足、字面整洁、书写工整、修改标点符号、结构完整、符合题意等;第二项是“本次习作要求”,这就根据每一次习作的不同要求而定,如写场面的要求要用到“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人的作文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要求;写说明文的习作就要求使用说明方法等。

(三)、统一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

指导学生运用作文评改的方法先学习作文的自我评改,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种标准的修改符号,此项的训练可以从段落的修改进行教学,通过修改病句或病段,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几种修改符号,为习作评改时使用统一的符号做好准备。

五、注重成果展示。

写得好的习作,教师可向学校广播室推荐习作,使习作能在校园中传播。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向一些优秀的作文刊物,小记者报投稿,使习作能发表于优秀作文刊物,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束缚着作文教学的发展。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展开, 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会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所有回复
  • jkk19800625 2019-07-2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束缚着作文教学的发展。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展开, 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会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于飞 2019-07-25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很好的作文学习方法,调动孩子们积极性!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