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的作文教学感悟
岳素娜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8
浏览

源于生活的作文教学感悟

许昌市兴业路小学  岳素娜

      作文是对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的积累,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它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一夜的雨水浸润透着大地,第二天早晨天气虽已放晴,但空气中依然能感受到雨水的气息,来到教室里的同学们有序地晨读、打扫卫生等一系列的常规工作。8点阳光活动的铃声准时开始,学生从排队下楼,可能是6月的天气太热,也可能是阳光活动的内容已经重复了太多次了。一切显得那样的常规,却缺少着新鲜的活力。

     到了楼下做完花球操后同学们把竹竿摆好之后,我先看到一个两个学生的眼睛里冒着异样的光,接着更多的学生的眼神活了起来,他们都看着一个点,我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原来一只蜗牛正趴在竹竿上,可能昨夜的雨水使竹竿变得湿润而清新,于是它就选择在这里停留了。学生们无所适从了,一个一个看看蜗牛再看看我,我灵机一动,这不是一个好的写作题材吗?有什么比学生的亲身经历更能让他们想写的?于是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蜗牛,接着告诉学生在跳竹竿舞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同学们的表现和反应。(观察力是学生写作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难,不知道写什么,正是由于缺乏较好的观察能力。)整个竹竿舞的过程中摇竹竿的学生也不敢再像以往那样使劲摇,他们小心翼翼的摇着竹竿,恐怕一使劲把蜗牛震下来。跳竹竿的学生每每跳到那根竹竿时都有意跳得很高,害怕自己的脚一不小心把蜗牛碰下来。学生们无论走到哪儿眼睛都有意无意的看一下蜗牛。整个竹竿舞就在这样的情景下结束了。最后我让一名学生把蜗牛放到了绿化带的草丛中,全班学生是目送着蜗牛离开。

      回到教室,我没有开始第一节语文课的学习,而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刚才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从两个角度来写,一个是学生的角度,一个是蜗牛的角度。紧接着我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写作前的指导。1.词语的使用。好的词句就像作文里一颗颗闪亮的宝石,让作文内容生动耀眼。结合本次习作可能用上的好词让学生交流并板书。2.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抓住细节明细详细的描写,把事情写细,写详。3.架构故事结构,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习作。

     一节课下来,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都完成了习作,除了个别能力欠缺的孩子,习作的内容有些短,但与以往的写不出一个字已经是好太多了。要让学生能写出作文,必须先让学生有什么可写,习作必须是源于生活的,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把习作写的生动有趣。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