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shù)源于数(shǔ)
Zkaige发起了2020-04-07
0
回复
12
浏览

看到数,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数(shǔ)还是数(shù)?正如我们在教学时会遇到的几个问题:“数字与数有什么关系?”“数位和位数有什么不同?”……通过这几次的培训,我对“数”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开始真正认识各种各样的数。纵观整个数的教学,都是从数的产生、数数的方法,到数的表示方法,再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及数的应用是循序渐进上升的过程。

关于数数,从“一个一个地数(逐一计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按群计数)”,为我们很好地解释了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地呈现,十进制、位值制也就应运而生。如果说整数的学习是计数单位的累加,那小数和分数的学习就是由于技术单位的细分。

关于数的表示方法:通过小棒、计数器、算盘、迪纳斯方块、数轴这些直观、半直观模型,还有学生熟悉的、能说出具体事例的情境感知,将数学中抽象的“数”和生活中直观的“数”有效结合。

关于数的学习,都可以通过“找、数、写、画、估、比、说”的活动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经历计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数感。从“找”的活动中了解数的产生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数”的过程中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写”的过程中体会数位的作用,从“画”的过程中多元表征数建立位值制思想,从“说”的过程中梳理核心问题、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形成数学知识。

关于教学设计,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知识点略有不同,但设计了不同的情境给人以启发,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和思考的空间。都让学生经历从量抽象出数的过程,都注重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培养数感。

关于单元整合,要在丰富的表象下找到共性——数学本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核心概念。只有教师明白了本单元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单元间的联系,建立沟通前概念的联系,才能为积累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