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使新教师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搭建“青蓝工程”这个师徒结队平台。很荣幸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组长宋丹丹老师结成师徒,今天是我与师傅第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我讲课的内容为《6和7的解决问题(减法)》。 在备课阶段,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学生从一图四式中迅速的转变成一图两式?再到今天减法的一图一式,因此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就成了我要讲的重点,然而在真正的上课中,我却遗漏了这一点,很是遗憾。
讲新课前我先放了一个图片,风车,但由于自己的口误反反复复的说成了风筝,这是自己语言需要加强的地方,毕竟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刚开始我复习了加法的大括号,问号的意义?通过列式子提出疑问?为什么用加法不用减法?
正式上课阶段,通过学习目标的的阅读,让孩子们理解题意,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要学习的内容,但这一过程用时太长,上课将近20分钟还没说到重点。
除此之外,在进行减法图解的时候,我试图引导孩子们有序地,完整地叙述问题,孩子们出现了不理解我提出的问题这个情况,更多地去说原来有7只,跳走2只,就是7-2=5,我试图让他们去猜“?”表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无奈之下,我完整的叙述了题意,让孩子们跟读。然而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一个让我没想到的结果,就是有个孩子列出了这样的一个算式,7-5=2
由于这个问题的始料未及,在匆忙下,没有适时追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用减法?”,尽管在后期做题时提了这个问题,但效果不是很满意。
我的师傅宋丹丹老师全程认真地记录……
孩子们积极地回答问题
课后师傅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首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引导孩子大胆去尝试,然后教师去补充,不对的再去纠正,在问题中理解题意,在反复地纠正中掌握题意,进而达到会思考,会做,会学。其次,多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靠后的孩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走动,亲近孩子,鼓励孩子,在此过程中要有一些相对性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有针对性地让孩子们了解到因为什么而表扬。接着,师傅强调,对于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本节课在解读目标时,时间过于冗长。
最后,在与师傅的交流中,我提到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减法一图两式?师傅指出:我在讲课中的漏洞,就是没有强调“?”是要求的问题,我恍然大悟。
师傅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性。“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徒结对,携手共进,相信在“青蓝工程”的推动下,我能更上一层楼……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李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