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宋丹丹
10月13日上午,员小锋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来到了郑州市西斯达城市森林学校,参加为期2天的"和美课堂"第十二届小学教学观摩会。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亲耳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使我受益匪浅。
上午第一节是由刘延革老师带来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刘老师以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说出长、宽、边长表示的含义,一行有几个面积单位,一列有几个面积单位,启发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一行的面积单位乘这样的几行。这节课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却被刘老师诠释的自然而广阔,美妙而又绝伦。
第二节是由贲友林老师带来的《相等的分数》,也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前贲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分数墙",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关于"分数墙",我看懂了什么?2.我从"分数墙"上发现了相等的分数?
通过交流展示,学生找到了相等的分数,发现了它们背后隐藏的规律。学生主动的探讨和思考,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下午第一节是由刘伟男老师带来的《拾遗的苏州码》。课前刘老师跟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正反话。游戏结束后刘老师告诉孩子们要相信自己的答案,做自己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
接下来,刘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种古老的数字——苏州码,并问孩子看到这些苏州码,你有什么问题呢?带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刘老师通过一个小短片告诉孩子们每个苏州码背后的故事,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苏州码、一起书写苏州码。
通过互动,刘老师展示四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引出苏州码是因为引入了数位,所以写起来更简洁。
第二节是施银燕老师带来的《长方体的再认识》。施老师从黑板上的一个长方体开始,引导孩子回忆长方体的顶点、棱、面的个数,并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施老师强调数学不仅关注数,更关注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们结合图形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三节是由华应龙老师带来的《我不是笨小孩》,华老师一开始给大家放了一段小视频,引来大家的阵阵欢笑。接下来,华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徒弟:师父多大了?师父:我是你年纪的时候,你才5岁,但是你到我这个年纪时,我就71了。问:师父多少岁?徒弟多少岁?
华老师一直强调让孩子们独立思考,想出的孩子先保留自己的想法,把机会留给没有想出的孩子。
在华老师幽默的话语中,孩子们在时光的隧道里慢慢找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试三回,定能生慧。华老师说:"虽然我是笨小孩,但是笨小孩用笨的方法坚持下来,也会成功!"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会场,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上午第一节是由罗鸣亮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上课伊始,罗老师与孩子们课前交流,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了孩子们的紧张感,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接着罗老师提出问题:关于真分数假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思考,汇总出几个问题后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