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解读,把素养转化成能力
郭小燕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0
浏览

深入文本解读,把素养转化成能力

                       将官池一中   郭小燕

5月8日,我有幸聆听了丁老师关于文本解读的讲解,真是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这次学习使我对课文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如何素读文本、素读文本的入手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情以“教懂”为目标、文本解读的关注点、素养与能力的关系……

以前,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一手课本一手教参资料的状态,教学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一种江郎才尽之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断减少,如何做才能既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呢?这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

很幸运,在2018年初遇上了丁老师,为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语文教学也是有章可循的,并给我提供了解开语文教学的钥匙——素读文本。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它却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有意识的在日常备课中抛开资料,深入文本,发现困惑点,知识点,我的深入解读更好的带动了学生的阅读教学,使我的语文教学更有条理,有方向。

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解读我给学生总结为:对象,顺序,方法,语言。拿到一篇说明文,在阅读之前首先明确阅读的关注点,要有的放矢,如《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学生沉入文字,阅读三遍,首先和学生一起理清说明思路,说明思路的梳理有一定难度,但我相信,按照丁老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的话,在今后遇到分析说明思路,论证思路的题,学生都会轻而易举的解决。(阅读文章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很重要,但这点以前被我忽略了)。接着明确说明对象:物候学;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明确逻辑顺序的分类,结合文章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明确常用的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加深印象);语言风格:生动性,准确性(同样结合文章内容体味)。

这样一篇文章的讲解就非常有条理,避免了过去一头扎进课文里,分析完这个句子的语言风格分析那个句子的说明方法,没有条理性,等从课文里走出来,还是一脸茫然的局面。

收获很多,触动很大,在这里只举收获的一角,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坚持素读文本,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并努力通过自己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