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柔性管理真谛,增进初中班主任育人效果
妖灵皇子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25
浏览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都处于关键的形成时期,因此在初中生的群体中容易发生敏感、叛逆、偏执等较为极端的心理问题。初中班主任属于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采用有效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与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班主任应当在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心理变化,将柔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中重要的工作方法,使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初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健康发展。

一、把握公正宽容的管理基点,将学生作为管理主体

在班级管理的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融入班级氛围中,通过与学生一同学习打成一片,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观点看法。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叛逆阶段,对思想的自由发挥也更加重要。班主任的个人工作也不仅是停留在学生错误的指点与改正,或是命令学生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强硬改变。而是应在宽容公正的氛围中引导,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看法,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自觉改正,从而使学生从心里上产生认同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用四个糖果对学生进行了柔性管理的教育,在看到学生用泥块欺负同学时并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斥骂,而是分别奖励给这名同学四颗糖果,最终这名同学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表示不会再犯。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并不一定要依靠硬性的管束与惩罚,只有对其耐心的教育与交流,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班集体凝聚力

良好的班级氛围也能够更好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是柔性管理中更深层次的标准要求。并且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能够使表现乖张的学生得到思想上的转变。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通过班主任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熏陶,柔性管理工作应结合班级中学生的特色、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建立更具初中生发展特征的集体文化,如班歌、班徽的设计与制定。从而让班级文化影响更加深远,起到凝聚班级集体作用的价值。班集体作为一个小团体,难免会出现“阶层化”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维持班级中的平衡,不能因学生的成绩差异、或是家庭差异采取有失偏颇的处理态度。但是,教师也应积极关心班级中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更加高尚的形象,帮助学生转化对班主任的抵触心情,和学生建立起更加友好的关系,推动其更加积极主动加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三、提升班主任个人魅力,构建个人影响力

班主任要想使柔性管理贯彻更加彻底,就应当有自身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说的话愿意相信、愿意听取。这也对班主任的个人素质有了更高要求,班主任在通过班级事务的带头组织,使自身的观点和做法能够被学生信任。如通过组织班级踏青等活动,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增进。同时,班主任也应当严格遵守班规,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处理班级事情要保证高度的公正与责任感,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如一些教师在工作中过于重视名利,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无法容忍学生的缺点,且常采用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对立化,且对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这显然是与柔性管理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同班级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一位积极乐观、心胸开阔的教师也能够培养出更加健康向上的学生。

四、锻炼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实现班级柔性管理

班干部在班集体的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是对班主任柔性管理的推动作用,还能够起到在班级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所以,对班干部的素质培养在柔性管理中十分必要,班干部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首先,班干部应得到班集体中同学的认同,可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其次,应当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与管理能力,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够更好协助班主任完成管理工作。再次,班干部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此外,班干部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柔性管理中公平宽容的要点,能够使班集体中的学生都加入到班干部的队伍选择中,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促进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建设管理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