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记忆
张宫甫
襄城历史悠久,有千年古县之誉。成建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和农耕了。春秋时期名谓‘汜’,属郑地。
前540年,襄城归属楚地,因楚灵王在汜之西北隅建新城。而周襄王曾居此,故改名为‘襄’,襄城之名由此而来。后来随着秦统六国之后,在此设立襄城县,并在城颖这个地方设颖阳县,属三川郡。南北朝时改襄城郡为汝州。唐朝又重新改为襄城,隶属许州,后多次更所治郡,解放后,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今属许昌市管辖。境内特产为首山红石和烟叶。
首山红石具有质地细腻,不裂纹,易雕刻,不易上彩等特点,是建筑和雕凿生活用具,城墙用襄城的特产,首山红石砌成。还有农村常有的石臼,石磙和门窗框条石,门墩石和扎地基用的础石等。
自古以来,有山有水,则天地之灵气大多汇聚于此,会有人才出现,而襄城的地理位置正好符合这一条件。在县城的南边有八百里伏牛山的余脉延伸于此处,形成境内的山有首山,灵武山,紫云山等。在山脚下有沙河的重要干流-----汝河从此处经过,再往城北方去,有颖河也从境内穿流而过。
在辖区的颖地,颍河的南岸,今颖桥回族镇,还保持有春秋时郑庄公掘地见甘的入口处莲花寨和促成的此事的颖考叔的墓地等遗迹。
在‘春秋一书中这段历史被记载的名称叫做‘郑伯克段于焉,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学的提倡‘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首先要有一颗孝心,父母在,不远游,天大的事情也比不过与父母的亲情和尽孝之情。
这正如襄城人的品格,不事张扬,埋头苦干,负重加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借助当今利好的政策东风,团结拼搏,为襄城的美好明天,再创辉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