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
lilijuan发起了2019-07-25
4
回复
32
浏览

  斌英中学   李丽娟

学校要组织校本培训,要让大家交流,发言。于是把假期看到的林格的教育理念拿来与大家一起体会和分享,希望我们从中能有些感悟!
前不久,在国家图书馆的教育家论坛上,林格做了一场名为《人的发展规律与教育之道》的报告,他提出的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的观点,引起了与会听众的热议。
林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
阶段觉悟性
林格: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字,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决定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林格: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总之,教育者的创造性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以个性化的、合脚的
  而在学校教育层面,是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当一个“家”的说变成文字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得高深,但其实他里边说的很多我们未必是没有做到,但有没有很好的做到,或者根本没想到这些问题,那么我的摘记对大家就有了作用了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