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培训会上,偶然接触到了“焦点疗法”,听了两节课,我对此颇感兴趣,回去买了几本有关的基础书开始细读起来,一段时间后,凭借自己对焦点理念的初步了解,我想试着把这种咨询方法的理念融入课堂,当时又恰逢期中考试,我便以此在考试前给学生做了一次考前心理辅导。
因为这节课主要以老师发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为主,所以在提问题之前,我先对学生提了这样的期望:
二、进入正题(一次特别的作文)
根据焦点疗法中倡导的“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等”的理念,结合“奇迹询问”等提问技术,我事先组织好了一篇这样特别的“填空作文”,把这一次的课堂变成一次作文课,但是绝对不再难写!
引导学生写下他们想说的话,作文如下
“关于期中考试,我想说”
本次期中考试我计划前进___名次/考___分,我觉得以我目前的状态,预计能前进__名次/能考___分,我以前最好的一次考试(我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是考了___分。
1.回忆:当时我是这样考了这么多分的?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如:
① 我都做了哪些努力?
② 当时临近考试前一周我是这样复习的?
③考试时我是这样答题和检查的?
还有其他的努力。。。。
2.想象:如果这次真能如我所愿,考了这么多分数或者前进这么多名的话,会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如
①我会有什么感觉,会有什么不一样?
②我的爸爸妈妈会有什么反应,或者对我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③我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会有什么反应,或对我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④同学会有什么反应,或对我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还有其他不一样。。。。
如果这次你想要达到85分/前进10名(你刚才的目标)的话,可以做点什么?
提示:
①考前这一周时间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点什么呢?
②你觉得可以怎么安排你的复习计划呢?
③你需要跟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交代点什么吗?
④尤其在考试过程中,你怎么做能离目标更近一步呢?
还有。。。。
学生一开始听说要写作文,无一例外的唉声叹气,但当我说这次作文是“填空作文”时,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通过PPT把以上的作文思路分步骤展现给他们时,他们可以边思考边写,而且有内容可写,又是回忆自己以往的胜利果实,自然兴致勃勃,劲头十足的开始回忆。
最后学生们自愿把自己写的内容交上来的有20多份,一个个看过之后我觉得有必要留下点什么,因为当时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就把这样的一节课搬上了课堂,真正上过之后才觉得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反思:1.一个个看过之后我有体会,能看得出来学生们都很认真的思考写了,践行了一开始对孩子们的期望,大部分学生确实也从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找到了这次考试自己可以做的,如下示例:
2.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写的成功经验中并没有找到我们想要找的方法,而是归于“运气、偶然、不知道为什么”就考了那么多、我自己当时都很意外”。如下示例。
对于这样的,因为是在班级里(60多个人)没法一个个给予反馈和追问,所以学生可能写得不是很详细,如个别学生觉得那次考得好是因为运气、偶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很难有机会一个个挖掘下去。
成长:我想在个体辅导中以及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忆时他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成功经验,或者说直接就告诉你是运气。但是在个体辅导中我们可以做的是:继续追问!问到其他好的地方,一直发掘其他好的地方!通过关注他好的方面,“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的?”这样的问句,给予他信心。但是在团体中,我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提问,而没有办法给予每个学生单独的聆听、支持和反馈。这可能是我想把这个咨询理念应用于心理健康课所遭遇的一个问题,也是以后上心理健康课需要注意和思考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