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笔记
张冰发起了2019-07-31
1
回复
45
浏览

       为期两天的许昌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暨心理健康研修培训结束了,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聆听了各位名师的授课,丰富的课程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这次学习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使我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对我的自身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思考。

一、更加坚定地认为,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习、纪律灵魂的管理者和凝聚者,实际所做的很多思想工作都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适当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班主任来说非常有必要。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学段的学生之间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是有差异的,这些是班主任必须研究掌握的,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应该与学生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班级管理。

2、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更能事半功倍。教育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题,要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掌握人的心理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作为教师就必须去试着观察、了解、解释学生所做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及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借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形式,开展心理班会活动,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班级存在的问题寻找和确定主题,然后以恰当的方式导入主题,以适宜的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是主题的总结和深化。

4、班主任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班主任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班主任有完善的心理素质,能够调和自己生活中的紧张、繁忙和各种心理变化,调和自己的负面情绪,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要积极向其他学科其他学校工作中渗透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课上孤立存在的,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我认为今后我的工作方向是立足本学科,辐射全学校。具体想法包括:

1、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失调,这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因此,学校应该定时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教师不断改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2、倡导所有学科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如果在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研修培训的几点体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接下来我将带着这些思考去开展工作,为学校的整体工作添砖加瓦。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