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家庭教育的落地实践
快乐源泉发起了2019-07-31
0
回复
49
浏览

过去几年,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每一次踌躇满志,却总在临门一脚的一刻产生彷徨。很多次输出的机会也都来源于他人的推动,最终在小火慢炖中煮一锅自己比较满意的汤。

 

 

直到这次山东之行,当九十多位跟我一样的教育者一起走进课堂,当九十多颗热爱教育的心在一起同频共振,我感受到了同行的力量;当我无意识的分享一次次带给他人不一样的收获,当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伙伴们为我加油给我支持,我感受到了前行的底气。

所以,在时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应朋友之邀,我爽快答应了这次家庭教育公益沙龙的分享。

在不完美中成长,是大家,给了我勇往直前的信心。

和过去在单位做的“量身定制”菜单式课程不同,这次面对的家长群体年龄跨度较大,但大家同时又都通过读书会的方式读了不少育儿书,也参加了一些线下活动,在教育理念上是有一些底子的。

对于这样一些相对专业但年龄层次又悬殊较大的家长,该如何选题呢?家长们面临的问题一定是千差万别的,在无法事先进行调查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家长从中受益,避免众口难调的尴尬。

脑子里过电影一样想到了那些在幼儿园哭闹着不肯上学的孩子,想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放学不会独立写作业的小学生,想到了跟父母越来越疏离让父母感到沟通越来越困难的中学生们,想到了那些在学业上亚历山大却无从排解的高中生们,也想到了很多心理专家在发展心理学中一再强调的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儿童成长规律,以及心理学不同领域专家的核心理念。

那么,透过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问题,这里面共性的跟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最大的点是什么呢——爱。

在一遍遍整理思路中,我突然发现,让问题回归本源,都逃不过一个爱字。

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的父母,却少之又少

该爱的时候,没有好好地爱;该放手的时候,不舍得放手;该树立边界的时候,无底线地放纵,于是,在畸形的养育模式下,一个个问题孩子产生了……

所以,家庭教育,回到原点,一定要懂得如何去爱。

于是,《好父母,懂得爱》沙龙的框架结构很快确定下来。

这是一个看似很俗的话题,但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心理学,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人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儿时和父母建立的安全依恋关系。而当孩子的表现不能如我们所是,我们的爱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但每一句爱的背后都是附加的期待。

 

 

流泪,不代表脆弱。这是成长的眼泪!我们经由孩子,看到自己;也经由孩子,开始成长自己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而是我和家长共创的一节课。每个人的参与和分享都带给他人启发,抱团成长,你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

 

 

曾经我对自己百般挑剔,如果做不到我能力内的最好,就没有底气让别人看到。

学习让我看到真正的成长首先来自于对自己的接纳和允许。当我们自己没有被无条件爱过的时候,也就无法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

所以,知道课程有待完善,知道过程定有瑕疵,依然安然接受来自家长们的认可和欣赏。

因为,信心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事件中累积出来的,与课程中的些许瑕疵相比,信心于我,重要百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