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直观有效了解学生的入学心理状况,老师们有过这方面的想法或实践吗?
张冰发起了话题2019-09-17
41
回复
174
浏览

如何直观有效了解学生的入学心理状况。

所有回复
  • 张玉沛 2019-09-17

    因为是新生,所以怕引起家长的抵触,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特别直接

    • 张冰 2019-09-17

      是有抵触现象,我们一个班50 人,最多有七份MHT问卷是无效的,学生在任意写答案,类似一行打勾一行打叉

      (0) 回复
    • 张玉沛 2019-09-17

      回复 @ 张冰: 之前我们用过一些公司的心理平台,让孩子自己回去在电脑上做,结果有一半都是无效问卷,我在想如果利用学校机房,设计统一的指导语,在固定的时间内,会不会好一些。

      (1) 回复
    • 张冰 2019-09-17

      回复 @ 张玉沛: 应该会好很多,心理测量本来就有场景规定的,引导语也很重要

      (0) 回复
    还有-2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曹磊 2019-09-17

    测量当然可以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我们辅导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评价。老师、同学的观察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是重要的方法。

    • 张冰 2019-09-17

      是的,应该安排班级心理委员记录心理晴雨表上报,这方面哪位老师有过实践吗?

      (0) 回复
    • 曹磊 2019-09-17

      可以发给学生一些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亲亲贴纸,教室后面建一面涂鸦墙,学生可以把每天的心情写在纸上贴出来,我试过,效果很好,但要注意给学生立规矩,那些可以写,那些不可以写。

      (2) 回复
    • 惠儿 2019-09-17

      回复 @ 张冰: 幼儿园里用过心里晴雨表,每天孩子上学到教室门口时,都会自觉的拿出能代表当天心情的小卡片贴到自己的头像下面。这样,老师就会发现哪个小朋友当天的情绪状态,对那些放阴天卡片的小朋友多关注些。

      (1) 回复
    • 曹磊 2019-09-17

      心情小卡片属于心里状态的自评

      (1) 回复
    还有-1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冯丽娜 2019-09-17
    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张玉沛 2019-09-17

    如果用问卷的话还涉及到如何选择问卷,问卷的信效度如何,因为我们是初中,当时选问卷就很受限,有很多问卷是十六岁或者十八岁以上的才能用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曹磊 2019-09-17

    沙盘游戏也可以发现筛查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有两个女生在教室老不爱说话,我有点担心,就领着他们做沙盘游戏,结果一个女生摆出的鲜花、蝴蝶、让我的担心消除了,原来她只是不爱说话的气质类型,并非心理有问题。对于摆出篱笆、蝙蝠、骷髅等摆件的学生是需要关注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快乐东敏 2019-09-17

    1、设计适合学生的入学心理问卷调查表。

    2、设计具有针对性问题,通过师生谈话来进行了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邹奇 2019-09-17

    通过日常观察,主动谈话来了解学生。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星 2019-09-17

    我们要乐观,要相信任何问题总是有合理的对策和解决办法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也一样。

    对于中学心理普查工作,我有几点心得体会,把之前做过的工作内容分享给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

    领导重视政教科发布通知(最好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分给年级政教部→在开年级班主任会时,把文件和印制好的问卷下发给各班班主任→班主任用半节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做完收齐,然后派班委送到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问卷处理与数据分析:每个班随机抽出10份有效问卷,男女生各5份,对数据的各个维度进行录入,然后用Excel进行简单的分析,形成饼状图、柱状图或折线图,并对结果进行原因的分析(即结论与讨论)形成可视化的成果,如分析报告和PPT展示,并发到学校工作群里和班主任群里(做成美篇或公众号链接的形式最好)对于重点的问题如学习焦虑、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题的心理主题班会课。

    • 张玉沛 2019-09-17

      向你们学习!

      (0) 回复
    • 郭会 2019-09-17

      对问卷的处理与数据分析才是对调查问卷最后落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主题课程才更加有效,特别棒,向你们学习!

      (0) 回复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吴攀攀 2019-09-17

    对新生普查后注意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跟踪处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吴攀攀 2019-09-17

    普查结束后可以分析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偶然刺激性事件?遗传?等),根据结果来分析哪些心理问题占比大,哪些原因所占比大,以便于学校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