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提升学习力?
卢会玲发起了话题2019-11-05
28
回复
151
浏览

在工作中,老师们经常遇到有的生学习不积极主动,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上进的愿望;有的学生老师批评不见效果,又屡次犯错,写作业拖延懒惰;还有的学生青春叛逆。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提升学习动力呢?希望得到大家的智慧!

所有回复
  • 张冰 2019-11-05

    陈默老师的名言:以学习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厌学的根源。孩子的发展不是只有学业这一个途径,由于客观现实原因,学校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但是家庭应该多元化评价孩子,让孩子热爱生活,充满生活的动力,对世界有好奇感,不要把孩子仅仅禁锢在发展学业范畴之内,看到孩子学业水平之外的能力和优势,用优势带动发展,一味地盯着学习,把学业水平看的至高无上,对孩子的发展百害无一利。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张冰 2019-11-05

    所以家校合作至关重要✊ ✊ ✊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张若男 2019-11-05

    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件事情本来是自己喜欢做的,如果反复的被身边的热心人关注、问询进度,关心我们是不是认真努力去做了、做得好不好,不断地给一些啰里啰嗦的指导,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兴趣就会越来越淡,内在的动力也会变弱。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更是如此,我觉得学生们没有学习的动力,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另外老师和家长的巨大推力会让孩子们觉得他们是在为大人学习,自己只是在做无可奈何的“学习机器”。

    我想激发学习动力,首先应该是从我们自身做起,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吸引孩子自己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给他们自己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靠资本家压榨雇佣工人的各种招式逼迫孩子去学习。那样即便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了极好的学习成绩,却也会在离开这种压力环境之后变得再也不愿意学习,失去终生学习的能力。

    • 快乐源泉 2019-11-05

      是的,最可怕的是孩子们失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孩子学习的动机都被家长成功地““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1) 回复
    • 卢会玲 2019-11-05

      家长越是干扰、干涉、控制学生,学生学习动力丧失的越快。最后就彻底的被干掉了,没有了。这很可怕!

      (2) 回复
    还有1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张玉沛 2019-11-05

    厌学的原因有很多种,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孩子是程度很好的,突然间出现了这种厌学的情绪,可以先了解是不是有什么突发性原因,找出诱因,有的放矢。

    如果孩子在早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就因材施教,可以先降低要求,以孩子跳一跳够得着为标准,达成之后,及时给予鼓励,逐渐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确实基础太差,可以同孩子一起商量未来的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是初中或者是高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制定目标。

    孩子厌学诱因很多,不一味的强制学习,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制定计划是前提,在实施计划时家长和老师及时鼓励、肯定、督促是关键。

    • 快乐源泉 2019-11-05

      所以孩子厌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育儿专家,最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惜现在不学习的家长比较多、

      (1) 回复
    • 吴攀攀 2019-11-05

      是的,非常赞同!学校教育是共性,是面向全体,而家庭教养是面向个体,两者非常需要相互补充!

      (0) 回复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曹磊 2019-11-05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该从多方面下手,比如改进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要让学生感兴趣;改进学生的评价体系,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家庭教育要跟上,家庭要有书香氛围;学生要树立理想信念,有了目标,学生就会有奋斗的方向,等等。

    • 张冰 2019-11-05

      老师的渊博知识、专业水平、人格魅力、管理艺术、师生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

      (1) 回复
    • 快乐源泉 2019-11-05

      从教师自身寻找解决办法,曹老师真的是一个敬业的好老师。

      (2) 回复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曹磊 2019-11-05

    三位张老师的发言,很受益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惠儿 2019-11-05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家长要找到孩子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和老师一起表扬为辅鼓励为主,把这个优点固定下来。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和评价影响同学的态度和评价,同学的态度和评价影响着自己的评价。当孩子有了好的自我评价和肯定,他就会在保持原有的优点上再去发展另一些优点,慢慢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有了,就变得有力量感了。学习兴趣也就随之跟上。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星 2019-11-0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发动机。树立看得见的目标,跳一跳,够得到桃子。让学生尝试着走出“习得性无助”的藩篱。

    • 张冰 2019-11-05

      学习困难是一大障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比讲道理有用的多。

      (1) 回复
    还有-4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快乐源泉 2019-11-05

    结合在中心接触到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厌学问题,我发现“厌学”只是一个症状,背后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孩子的情绪耗竭(多数时候跟师生、同伴、亲子关系不良有关),也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为了体现自己的独立(背后多有一个将孩子控制得密不透风没有自由空间的父母,孩子在现实层面无法展现自由意志,酒通过厌学来反抗父母),还有一些孩子由于低成就感(受到的指责过多鼓励太少)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所以对于厌学问题,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 ,在处理的时候,不能只是关注“厌学行为”,而要重点关注“厌学情绪”和“厌学态度”,了解厌学背后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 张若男 2019-11-05

      说得真好!厌学只是症状,要治疗的是症状背后的症因。

      (2) 回复
    • 张冰 2019-11-05

      高自尊带来高自律高动力,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

      (1) 回复
    • 快乐源泉 2019-11-05

      回到卢老师发的“孩子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这个话题上来,对于这个问题,家庭教育可能是占比较大的一个因素。那么目前作为一线老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想有一点工作是我们可以做的,那就是帮助学生“唤醒自我”、“激发潜能”,用梦想唤醒他们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的拉弓还有什么意义。其实很多学生都处于这种“不知为何拉弓”的状态。

      (1) 回复
    • 吴攀攀 2019-11-05

      是的,现在心理辅导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厌学,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反思

      (0) 回复
    还有-1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songyanling 2019-11-05

    说两个关键词:目标;兴趣

      哪个学生不愿意上进?每个人内心都拥有一种向上向好的渴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而感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样就使得学习成为一项令学生讨厌的活动。作为教育者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引导:

    1. 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的目标。有目标,才能点燃学生理想的火炬,才能更好地拥有一个奋斗的方向,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学习那么上心、那么有兴趣,不知厌倦,使学生在面对学习的时候能够像对待一项自己喜欢的游戏一样,这是完全有可能办到的, 关键是要依靠老师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合理引导。

       

    • 卢会玲 2019-11-05

      今天我们的线上活动,大家积极讨论给我们组以启发,拓宽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在心理健康与家小校携手共育学生方面又有新的想法,相信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更科学,更人性化,更有成效。

      (0) 回复
    还有-4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