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课例
陶倩发起了话题2019-11-19
1
回复
25
浏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活动课例

许昌实验中学  陶倩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3)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难点:准确的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很高兴和大家在人生中有这一场美丽的遇见。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足迹”。爱因斯坦曾经人生就像骑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我们必须不断前行,不断发展。所以,就让我们一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足迹。引出本课题目: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课堂活动:

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给大家介绍几个年轻人的创业足迹:5个研究生,酷爱骑行,于是掀开了共享单车人生创业新篇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在摸索中起步的呢?让我们回看这些年他们走过的足迹——第一篇:回望来时路

活动一:播放观看《创业者的足迹》,谈感想并回答以下问题,而后进行理论提升:哲思录1、2、3。

播放观看《创业者的足迹》

看完视频,什么感受?——创业的艰难,成功的喜悦。

在这条长长的创业足迹里,最能让他们感受到喜悦的转折在哪里?(划线)——因为到这里为止终于实现了突破,而之前都是在不断尝试酝酿积累。

其实,尝试付出与实现突破属于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请大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体现了哪一种状态。

◆尝试付出属于量变。

进行了一次次尝试、一步步推进,这是一种数量的变化。当公司发展处于量变阶段时,你们有没有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变化?所以量变的特点是:不明显、不显著、渐进的。

◆实现突破是一种质变。

因为企业的发展从酝酿阶段到一排黄色的自行车出现在北大师生面前,从想法变成了现实,从无到有,事物这时候发生了(根本性质)变化,也即质变。这种变化特别(明显、显著)。

◆◆认识一下量变与质变。需要注意的是:数量的增减只是量变的一种形式,量变还有一种形式(出示图:这是什么?它有橘子的外形,但却不能吃它叫做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场所的变更,环境改变,事物性质变化。

  • 所以,量变与质变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事物的性质是否改变。

他们存在联系吗?让我们回到创业者的足迹,二者有什么关联?

  1. 每一步努力都是在为“突破”做准备,突破是努力的结果。

——(投影两个箭头)所以,怎么填写?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因为量变是前提,所以没有积累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重视量的积累;

◆因为质变是量积累的结果,所以当我们需要突破实现发展时,就应该——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只要积累就能实现质变吗?只要付出一定会有突破吗?(不是,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怎样积累才能突破?(不断强大自身,每天游说同学和投资人,终于……)所以,积累要达到一定程度。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都是发展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质变有前进和倒退两种)

到这里事情发展结束了吗?创业的足迹会止步于北大校园吗?

从校园北京---城市—走向国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且开始使用这种“随时随地都能骑的自行车”,甚至以后成为我们的选择,成为绿色出行的主流。

(投影)这是在进行(新的量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产生(新的质变),再不断继续……

可见,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经过积累,形成质变,再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发展,不断前行的过程。

品味生活,学以致用:

大家的足迹一定来到过这里吧?(这是什么?——学校精神)

现在学了量变与质变之后,你对它有什么更深刻的体会呢?

“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通过点滴积累不断的自,最终成为优秀,实现(质变),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步入高速路。

那么,年轻创业者未来的足迹又会怎样呢?

是否如大家所想,前方一片坦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呢?第二篇:步入高速路。

活动二:请闭眼聆听录音,结合产品设想分析其理念优势,判断这个产品能长大吗?并说明理由。

记忆的足迹回到上线当天:(音频+文字)

听了他们的设想,你认为这个产品能长大吗?

  1. 自行车低碳环保,是一种绿色经济,符合绿色出行社会发展大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为无数人服务,这是今天国家力挺的共享经济模式,他能够能够实现事物价值的最大化,同样在今天是大势所趋,符合规律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来

C.并且它在实现方式上用了最新的科技手段,科技不断升级,他们的产品未来也可以不断更新,所以生命力强大。——这种符合规律、有强大生命力、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正是我们哲学上的(新事物)。让我们回到教材,认识新事物的内涵。

现在你们猜到这个新事物、他们发展新产品是什么了吗?

这个产品能长大了吗?(当然!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它也如我们所设想的一样走出了国门,摩拜单车登陆英国曼彻斯特;它还被外国人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足见它的影响之广之深)

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出身于北大校园的黄色单车,是当下众多品牌中的哪一个吗?——全球无桩共享单车首创者OFO。这是创始人戴威受邀参加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和多国青年领袖一起体验骑行的魅力。

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证明了共享单车确实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它正借着国家共享经济的东风正步入高速发展路。

活动三:作为新事物的共享单车为什么会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较:是用√ ,不是×表示。

(投影)仔细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保留了传统短途出行方式中积极合理的成分;采用了共享的方式且增添了现代科技手段,克服了普通自行车的缺点,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快捷。与其他短途出行方式相比,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明显的具有优越性。

这样一个具有无比优越性的新事物,你欢迎吗?

(方便了我们,符合了我们的利益与要求)——自然受到我们的青睐,得到我们的拥护与支持。

可以预见,新事物未来将会怎样?前途是光明的。

哪怕现在它还是一棵小树,还处于成长期,我们也应该如何对待它?——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它成长壮大。

那么这节课我们讲到OFO共享单车,仅仅两年的时间,壮大到什么程度了呢?——它前行的足迹已经覆盖8国170座城市。但是,最近它前行的脚步却受到了阻碍(新闻链接)

第三篇:遭遇坎坷路。

什么阻碍?这是在哪里吗?——共享单车遭到清退。

当然,这并不是个案。看来创业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遭遇坎坷路,我们年轻创业者又该作何选择呢?共享单车是值得继续远行还是应该立刻叫停?

活动四:共享单车应该继续远行PK共享单车应该立即叫停

让我们讨论之后进行PK,希望能给创业者们提供一点建议。

有请今天现场PK的主持人,你们推荐给我的马艳秋同学。

 

做一个总结:反方同学的问题找的非常精准,两个理由:共享单车问题多,现在出行选择多。对此如何看待呢?正方同学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能一有问题就叫停、清退。

而且他们的看法还和总理的观点不谋而合。总理说:很多新事物,比如网店、快递、微信……在刚出现的时候都遇到过许多不赞成的声音,如果因为存在一些问题立刻进行管制,结果怎样?所以今天对待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总理建议我们什么态度?——包容审慎。

A.因为,任何事物成长都要经历什么过程?——从小到大,从不完善的完善。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才整整两年时间,还处于婴幼儿期,自然比较弱小,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B.也正是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让大众一时对它难以形成全面的认识,可见人对新事物的认可是有一个过程的。

C.而且确实在短途出行上现在选择很多,他们和共享单车市场存在着激烈竞争,并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我们相信小树总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但这条路并不好走,道路是曲折的。

怎么办呢?坚持还是放弃?(议论)

看看他们的选择(投影)——怎么样?克服困难,坚持走一条曲折的路。

品味经典:

其实关于小树的成长足迹,古人早已用诗诠释(播放配乐诗《小松》)。

让我们认真聆听,细细品味这其中的哲学道理?

静静的思考一会儿。好,谈谈你的理解。

感悟:自小刺头,时人不识领——可见成长之路非常曲折;

渐出蓬蒿,最后高耸入云——所以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因此,我们应该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其实无论是小松还是创业的过程,一切事物成长的足迹都是相同的。你还是记得事物是如何发展的吗?从量变开始,经过量的积累实现质变,不断向前;所以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充满曲折。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收获平台+板书)

第四篇:勇走人生路

而眼下,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成长的足迹,勇走人生路。我们希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事实上我却知道大家成长路上还有很多迷茫和困惑。请你们谈谈看。

活动五:有一位同学和大家有着同样的困惑,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成长独白。是不是感同身受。面对成长中的迷茫与困惑,你想对同龄人,也是对自己说什么呢?

成长中迷茫与困惑:如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成绩提高难、付出努力没有收获、家人不理解等等。

支招解惑:如,继续努力(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

树立信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跟家人多沟通(社会对事物的认可是有一个过程的);

不断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质变是必然结果)

视频欣赏:聆听刘媛媛演讲片段《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实现情感升华。

布置本节读背任务,课下完成班班通中本课热点专项练。

走进十九大:“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分析材料蕴含了什么的哲理?

   

结语:最后愿我们都能在最美好的年华,走出最美丽的足迹,成就最美满的自己!

 

所有回复
  • 陶倩 2019-11-19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通过聆听名师微课,而后进行任务单推送自学教材;课堂用歌曲《因为刚好遇见你》,导入新课引出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围绕共享单车发展历程通过回望来时路、步入高速路、遭遇坎坷路、勇走天涯路四大篇章五大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对主干知识的把握,深入透彻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