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材料投放和实施
wangyunfeng发起了2020-11-27
2
回复
47
浏览

摘要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本文针对目前建构游戏实施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结合(《指南》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进一步促进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通过投放多种材料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通过多途径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帮助幼儿尝试开拓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建构游戏独特多元的.

关键词幼儿建构游戏材料投放;价值。

 

【正文】

指南》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在童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我们惊叹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幼儿游戏是在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如何实《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的建构游戏,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如何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建构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投放太过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2.追求高档化自制材料少。

3.游戏主题来自教师,导致幼儿常脱离主题。

4.教师指导偏差,组织过程或松散意识或错位高控,重技能轻创造,重传授轻自我建构,重个体轻合作。如何进一步促进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使传统的建构游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命力,实现建构游戏独特多元的价值。结合《指南)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改变和尝试!

二、投放种类适宜、多样化的材料,解决材料投放与游戏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符合幼儿年龄的材料

活动区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设置的,教师只有深入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使材料投放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所以可为小班幼儿提供简单、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建构前,教师应提供数量充足、搭配合理的多种建构材料。

(二)多元的建构材料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建构材料也日益丰富,积木、积塑种类繁多。但每一种积木、积塑都有其技能及形状上的约束。因此,需要更具可塑性的材料来祢补其不足之处,所以我们不妨把材料定义更加大化,瓶盖、牛奶罐、纸盒纸杯、线、瓶等是生活中所有安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我们都可以拿来利用。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我们尝试用纸杯、万通板、纸箱、纸盒等材料来建构停场、加油站、大轮船等,通过不断地丰富游戏材料,去挖掘每种材料的价值取向、使建构游戏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三)建构游戏材料的价值

在传统的建构游戏过程中,我们已经习惯取用一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分类,确实让人感觉非常有序,当然这也是建构游戏的形式之一。但我们不妨放开这种约束,打破传统的模式思维,把混搭融入建构游戏。我们尝试准备多种积木、游戏材料,根据主题引导幼儿自主取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追求一种混搭后的别具匠心,也更能体现多姿多彩的生活与世界。我们甚至可以打破班级区域材料的界限,让幼儿把以往加以分类且相对固定摆放着各区域材料互为利用。如表演区的小花伞、纸砖头;体育区的圈、皮球;美工区的橡皮泥罐子操作区的陀螺以及班级塑料椅子……让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搭建的作品丰富、大气,在构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与愉悦体验。

(四)适宜的辅助材料

在多元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收集制作一些常用的辅助材料,为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自制的漂亮的小房子、交通标志、小花、小树、草垫…,把这些辅助材料也投放在建构区,不仅能满足幼儿不同的建构需要,也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促进建构水平的提高。在建构游戏中,不同的构建主题需要的辅助材料也各不相同。如中班主题活动“交通工具博览会”,当孩子们提出要建构马路的场景时,大家一起从家里收集来了不同的汽车,制作了马路上的繁华景象、标志,还用橡皮泥制作了警察叔叔和行人等,有效提高了了幼儿对主题中一些社会性知识的了解。

三、关注幼儿建构发展需要,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与发展。

(一)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的创设和利用环境才能促进幼儿发展。例如,可以在建构区域中贴上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照片、设计图纸等。随着孩子构建能力的上升、发展,更能有效的结合灵活地调整游戏的人数与空间。以往建构的环境设置大多在室内,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尝试将游戏设置到室外,将更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幼儿的作品更加宏伟、壮观。

(二)适宜的提醒和支持,丰富主题

教师要积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去创作和表现。在幼儿玩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不得把自己的意念强制加给幼儿,而是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幼儿适宜的表象提示和支持作为他们构建水平发展的台阶和支架,在自然状态下,随机地实现多种教育价值。例如随着《盖房子》这主题的逐步展开;我们捕捉到车是孩子们的兴趣点、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绕“房子”这一建构主题,创造出很多的简单的房子、高楼、小区,孩子们搭建的楼房规模初成,孩子们的发现又让建构游戏有了新的变化,在搭建过程中,有些孩子提出小区不仅有高楼,还有小公园、亭子、车位,各种标记,健身器材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家长适宜的提示通过图片隐性提示,请家长们自主带孩子们参观小区,介绍小区的配置设施,然后讨论绘制小区地图,及时给孩子支持与提供,如草垫、牛奶盒、各类积木、玩具车等不断丰富建构区游戏材料的积极性!

(三)更新观念,拓展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的游戏性不仅体现在建构过程中,即运用游戏材料建构想象中的生

活建筑物,例如高楼、桥梁等等一种修建好的“作品”,修建成功后用于欣赏,而且也体现在利用建构成果进行游戏,继续发挥幼儿想象力来反映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例如修建“玩具”,为了能够进行游戏,从而修建出来的游戏场景,或者修建出用于游戏的道具。建构游戏更应该说是一个整合的游戏,它有技能修建、可角色扮演、变运动场景等等。如孩子们在搭建好的《高速公路》场景中自然玩起了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同其它各类游戏巧妙结合,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建构兴趣,而且促进了孩子思维和想象,既发展了自主游戏,又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8(4)

[2] 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视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董旭花,刘霞,赵福云,韩冰川,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