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
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
第一、广泛宣传。校长、学校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对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
第二、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并组织骨干人员参加培训。
第三、确定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人员。不仅就包括有影响力的人群,如:上级主管领导、社区的成功人士、学校管理人员等,也应包括处境不利人群,如: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成绩不好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家长等,这是制定出能够被广泛认同的发展规划的基本点。
第四、通过有关活动,动员有关人员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性,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畅所欲言。
第五、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发展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前期进行系统分析,分门别类加以概括,并且呈现给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每个成员。
第六、明确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会议的目标和活动、程序,即确定会议安排、活动程序、基本要求等。
第七、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描画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共同的愿景,确定目标、任务陈述、行动计划、评价方案等。
第八、撰写、讨论并报批学校发展规划。
第九、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第十、回顾和总结学校发展规划。并为下一步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和新的学校发展计划做准备。此项工作每个学年都要做,三年一个周期进行全面总结。
1.背景分析幼儿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承上启下的过程。背景分析是制定规划的第一步,是提出总体目标的基础,起铺垫作用。要全面、客观回顾办园历程,明了优势和弱势所在,对于做的好的地方,要总结经验,归纳提炼,做的不够的,原因是什么?要找出制约发展的“瓶颈”,明确症结,找准最优发展区。要有详有略,语言表述精炼、准确,抓住最主要的写。
2.指导思想可以独立写,也可以与其他部分一起写。政治方向把握好,形势要求要清楚。
3.办园理念办园理念是办园的灵魂,是内化了的理论,办园理念要有前瞻性,超前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4.总体目标是三年奋斗要达到的一种状态或程度。不能过高,要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强调适切性。有的总体目标后面还有对目标内涵的比较具体的界定。
5.目标分解、任务要求与措施确立了总体目标后,需要作进一步划分,由先有后,分步走,循序渐进。以总目标为主干,依次逐级展开,形成目标体系,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逐步接近总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目标分解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年度分解――时间上与学校的学年度一致;另一种是阶段分解――灵活、根据目标需要完成的时间长短决定,要标明大概完成的时间期限。
目标分解后,要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任务的措施、途径。
要通盘考虑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有效整合各自的力量,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任务。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只有措施具体可操作,工作才能深入进行。
6.保障条件(监控评价)是确保规划实现的内外部必备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幼儿园组织实施规划,并逐级监控部门、组室和教工个人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为保证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幼儿园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机构与制度,以及相应的监控措施,进而形成规划有序的监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