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崔亚莉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9
浏览

幼儿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阅读通常是指0-6岁学前儿童通过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讲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直接的影响。开展早期阅读能够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早期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和电子设备越来越发达,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下降,而孩子们以后将要踏入竞争的社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是值得每一位幼教同作者深思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早期阅读,可以提高幼儿自身的阅读水平。增加词汇量提高幼儿表达能力为后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从家长和幼儿园则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方面,而忽略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机制和教育策略还不完善。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改善现代幼儿在阅读教育的现状,是提高社会阅读水平的良好方法。
一、什么是幼儿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在学龄前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前识字经验与前书写经验;向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产生一定的联想。也就是说开展阅读活动,不以孤立地识字为前提,而以培养兴趣为主,在享受阅读的过程自然而然地积累对汉字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阅读服务。
二、早期阅读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1.早期阅读帮助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关键,而幼儿要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地倾听,迅速、准确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包括: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懂得分辨插话的时机,养成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插话的习惯。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小学家长反应:孩子入小学后,学习总是落后于别的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记不住,还要打电话问别人;孩子总是上课好动、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前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只有学会了怎样倾听,孩子才会感知和理解语言,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2.早期阅读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文学作品在向幼儿展示时,往往突出作者精心展示的词汇,并且给幼儿一些十分贴切作品内容的象征性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语句:“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袋鼠妈妈走在最前面,袋鼠娃娃一个跟一个在后面,像一列小火车。呜呜呜!小火车开回了家”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意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只有从小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才能使他们逐渐发展起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幼儿不仅可以从故事、童话和诗歌中学习我国汉语,从中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儿童文学的特殊韵味,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与人交往。
3.早期阅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婴儿期的心理活动是零散的、片段的、无系统的,没有形成稳定的态度、行为方式及有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而到了学前期,幼儿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开始逐步发展最初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倾向、道德倾向、性格倾向等。早期阅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幼儿传承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平日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人际、社会关系情境,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
三、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1.定时为孩子阅读,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幼儿在成人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油然而生想读的愿望,教师和家长定期为幼儿朗读各种幼儿读物中有趣的故事、儿歌等。通过听读活动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词汇,激发想象,拓宽视野,萌发情感,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幼儿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从而为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2.创设阅读识字环境,增强幼儿早期阅读的信心。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知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我们把汉字巧妙融入幼儿园生活环境中,让幼儿感到汉字就是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将阅读活动融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阅读识字环境,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视听欣赏和游戏为手段,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实现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顺利转换。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
3.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思考,逐步积累早期阅读的经验。
尽管儿童可以把汉字当作一个图形来感觉,但脱离语言情景的、独立的、集中的、缺乏经验支持和意义理解的识字是违反幼儿学习心理原则的。幼儿只有认真观察画面,才能理解画面内容,因此,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并提出能引起幼儿观察的问题,以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可由浅入深地让幼儿观察:“画上有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还可以提出一些故事以外的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在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并理解内容后,再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理清思路,把握好事故结构。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目的在于让幼儿积累阅读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阅读方法,懂得故事的内在规律,知识故事是按照“人物、地点、事件、结果”的顺序来发展的,使幼儿获得有序思维经验。还可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独立思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在幼儿解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时,对幼儿的看法不必马上回答,而是尽可能鼓励幼儿当主角,让幼儿说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为幼儿的见解只作适当补充。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求知心理,又能丰富幼儿的词汇,促进幼儿语言及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可以引导幼儿创编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掌握故事发展依据,推想故事的发生。对于年龄小的幼儿,可让其创编事故的开头、结尾或为故事取名字,而对年龄大的幼儿则鼓励具有创新意义的讲述,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成功教育的核心是逐步提高孩子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能力,追求积极学习的状况,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然而墨守某一种形式的活动而不变会引起幼儿的厌学情绪,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适时交换、交替使用。
总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步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在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乐于用“百种语言”表达,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