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单元新策略
--听蒋军晶老师培训心得
襄城县张丽敏名师工作室成员 赵樱果
从去年秋季,全国一至六年级都开始统一使用统编本教材,跟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变,就是教材开始关注“阅读策略”的教与学。在新教材培训中,特意讲到了阅读单元的教学建议,但在教学实践中感觉还是没有把方法价格学生。今天听了蒋军晶老师的讲座,回想起自己在教三年级上册的阅读单元的方法,感触颇深。
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教材的编排体现蒋军晶老师提倡的策略与表达的方法这一理念。预测单元安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文章,根据所给材料的特点,三篇文章对预测的教学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
第一篇是“完整的文本”,编者通过旁注的方式进行了预测示范,教学时我们不是让学生根据旁注再来猜一遍故事情节的发展(事实证明,有些老师是这么教的),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的示范,了解预测的方法,了解如何有依据地进行预测。比如可以针对题目来预测、可以根据插图进行预测、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预测,还可以联系上文,根据文字细节来预测。教学中,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课文为什么这么预测呢?他的依据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
后面两篇文章都是不完全文本(故事没有结局),教学的重点是用第一篇文章中所学方法进行预测练习,预测故事的结局。
但是,要真正掌握预测这项阅读策略,只是在一个单元里练习也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反复练习。教材也通过“课后习题”“交流平台”传达了这一理念。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出示了一些文章和书的题目,要学生“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交流平台中也出现了“我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会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这样的交流内容。
这就告诉我们,“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练习,要从课内引向课外,从单篇引向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