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濮阳小学语文教研心得
李利敏发起了话题2020-05-01
6
回复
93
浏览

如何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濮阳小学语文教研心得

  2020年4月28日晚,濮阳第六届统编小学语文网络教研会在CCtalk网络平台如期开始。我在工作室主持人张丽敏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这个有意义的组织,参加了这次让我受益匪浅的活动。

    这次的培训主题是:聚焦素养,精准施教,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我不知道什么的样的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但我知道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就不是语文本身了。就像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离开了生活语文就只是一门学科,一门没有了灵魂依托的学科。所以我带着满心的期待,沉进了这片探究的水域。

这次的研讨有六个老师分享:于文玲老师的《开展鉴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朱丽红老师的《搭建桥梁.以阅读促写作》;赵冰老师的《“两线一网”实践活动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王红震老师的《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例谈》;张利老师的《朗读学习,要唤醒体验》;苑梦翔老师的《综合性学习姓“综合”》。

六位老师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朗读、读促写、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做了分享:

赵冰老师的《“两线一网”实践活动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基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疫情,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以教材和家庭生活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王红震老师的《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例谈》的多种识字方法。

张利老师的《朗读学习,要唤醒体验》的体验式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文玲老师的《开展鉴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于老师以课标为出发点,从鉴赏角度、鉴赏的步骤和策略、鉴赏的激励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让我觉得知识的闭环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有布置没有反馈,有反馈没有评价都是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于老师鉴赏角度五个方面里的标点符号和策略里的比较策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是很多的,字、词、句、段、篇,却唯独把一样带有感情的标点符号给丢了,就像我们大人总觉得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一样忽略孩子的情感体验。而在比较的策略里于老师说又通过举例详细地介绍了:句子、同体裁的文章、同类事物、开头结尾、中外作家作品等等比较法。我觉得这些都很实用,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很容易有抓手。

其次是朱丽红老师的《搭建桥梁,以阅读促写作》,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分析课文而分析课文,完全忘记了教材本身只是个引子,只催化剂,重点应该是我们怎么以它为靶子为学生打开示范引导的门。朱老师就通过具体事例从抓住文中好词语进行积累练写;抓住文中好句式进行仿写;抓住文章描写方法进行练写;抓住好内容进行改写;抓住课文好结尾进行续写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我觉得也特别实用,但是在这里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上一点就是抓住标点符号好的应用进行练写这样也更能让孩子们体会标点在文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使用。

再者就是苑梦翔老师的《综合性学习姓“综合”》,苑老师的题目我就很喜欢,也喜欢她的那句:综合性学习以生活为源泉,以实践为根基,以综合性为特点。苑老师以五下《遨游汉字王国》和六下《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例,通过活动来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去,动起来。我觉得苑老师的活动设计比如:孩子们用身体组字谜游戏,让孩子们自己策划毕业典礼等活动都非常好。我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需要更多的学习,特别是这个漫长的寒假里接触了基于项目的PBL式学习,让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是个强大的综合性个体,更要是个统整合作的综合体。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游艺在语文的花园里一路向前,向着光明。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