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习真正发生 ——学习李丛梅老师执教《忆读书》有感
jignxiaoli发起了2020-11-21
0
回复
9
浏览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习真正发生

——学习李丛梅老师执教《忆读书》有感

襄城县张丽敏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井晓丽

今天下午,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小学教学”杂志社联合两个名师工作室和吕蔚屏教研团队的网络培训活动,半天的培训学习令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每一次评点,都是一道专业大餐,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其中第一节课——李丛梅老师展示的《忆读书》一课,让我印象颇深,文字记下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我们先来看两个时间:一是学生自学字词时,李老师放手了7分多钟的时间,自己只是巡视和指导;二是同桌两个汇报“对书的评价”和“好书的标准”,用时10多分钟,老师只是稍加点拨。让我们再近距离地“观看”这两个“镜头”吧。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李老师没有像我们传统的课堂那样,老师逐个讲解,让学生认真倾听;也没有利用各种方式来让学生读啊,写啊。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她利用“学习检测单”来进行教学,先找一位学生站起来读“自学提示”,同学们都明白之后,李老师放手让他们按要求自学。从学习初的第七分多钟开始,一直到第十四分钟多,将近七分钟的时间,学生都在读书,完成“检测学习单”上的习题,李老师只是巡视,指导,丝毫没有“打扰”到学生们的学习。对于一节课这不怎么热闹的七分多钟里,学生该有多么投入地进行学习,深入思考,自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啊。

交流汇报环节中,上讲台的同桌两个已经汇报得“相当精彩”了:全面而且都不错。可是,居然有近十位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进行补充,而且都有理有据,精彩纷呈,还时有来回的语言“交锋”,让听者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读书的认真仔细,“咬文嚼字”在这里尽显本意,让听者不得不佩服孩子们读书的深入,读到了心里,激起了思维的碰撞,生成了这七彩的课堂!我从中看到了真正的课堂:真正让多数学生动起来的课堂,真正渗透了学生思想的课堂,学生把文章读成了自己的见解!李老师让学生通过“交流”“补充”和完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收获。

李丛梅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所应该具备的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练就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在李丛梅老师的课堂上,新课开始,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读“自学提示”时,不小心把句子中“读准字音”读成了“准读字音”,李老师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在评价完“你读得很通顺”后,又补了几个字:“是读准字音”,然后请这位同学坐下。一位学生读“栩栩如生”时,把“栩”读成了二声,李老师也做了纠正,并让该生又读了两遍。这些都是细节之处,但是,李老师却毫无遗漏地尽收耳中,且适时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夯实双基。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时刻把握学情,随时以教学情智来应对。李老师之所以能上得不疾不徐,游刃有余,足见其教学功力之深厚!

其次,老师要善于用学生之力,给学生以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在课堂上,学习字词时,我们一般会让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习。李老师的课堂上也树立了榜样:在书写生字的时候,李老师挑出笔顺书写正确的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进行生字书写;而且,李老师的书写教学安排得十分巧妙,第二次让学生“指导”大家书写时,展示的是书写得“规范,美观”的字,学生站起来,教大家如何写“规范”,怎么写才“美观”。这两次写都是充分借用了学生,以学生指导学生,这样的“榜样”更真实,更容易接近,让学生写起来更有劲头。两次书写指导看似不经意,甚至有重复之嫌,其实不然,这是有梯度的,从“正确”到“规范”“美观”,逐层递进,逐步提高,有深意!若非对生字教学研究得透彻之极,对学情把握得极为到位,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最后,充分尊重学生,退至学生中间,把学生送到讲台之上。李老师善于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交流、汇报,展示自己、自己和伙伴的学习过程、思考过程,自己始终站在学生旁边,退到学生中间,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学习伙伴,予以提醒、适时点拨,丝毫没有好为人师的架子和具体的“教学”行为。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李老师举手对学生说“我可以……么?”这种低姿态,这种对学生如此尊重的做法,怎么不能大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将无我”,李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课堂上老师该“如何做”!

李老师的课堂上,真正让学习发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进行充分地展示交流,对话讨论,补充发展……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乐园!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