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案例分析
yxh13569478387发起了2020-11-23
0
回复
6
浏览

《穷人》案例分析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穷人》,可老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全文除了题目之外,文中没有一个“穷”字,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穷人”的“穷”给写出来的呢?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穷”呢?请细读全文,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睡觉还早。

2.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归纳,完成填空练习。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3.教师小结。

他们屋内的装饰,他们的吃穿,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碌于生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穷人生活的艰难和困苦。这也正是文学巨匠写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见一个“穷”字,可是“穷”又无处不在。

分析: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也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课文题目是《穷人》,可全文却没有一个穷字。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可以发现他们是穷人呢?让学生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第1到11自然段,并标注相关语句展开交流,整体把握小说的叙事背景,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对穷人生活的三处关键描写:其一是桑娜,丈夫在恶劣的天气下出海捕鱼,深夜未归;其二是桑娜等待丈夫时的所思:勉强填饱,没有鞋穿,菜只有鱼,可看出一家人的生活窘困;其三是桑娜到邻居西蒙家探望看到的景象,从稻草铺、旧衣服、旧头巾的细节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渔民们住的差,吃的差,劳动条件差,还要承受疾病的折磨。也就是说,从屋内的装饰可以看出穷;从天气的恶劣,预付不顾生命危险去捕鱼看出他们穷;从他们的吃穿可以看出他们穷;从夫妻俩的忙碌也可以看出他们穷。文中还有一处描写也能体现他们穷,学生容易忽略。就是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睡觉还早”。晚上11点了,对于桑娜来说睡觉还早,说明他们经常忙碌到深夜,尽管这样,还勉强填饱肚子。继而启发学生深度反思:在自身已难以度日的困境中,你还会向别人伸出援手吗?结合下文桑娜在明知自己家生活艰难的条件下,还毅然决定收留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善良和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