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个性极端学生的改变
孙密罗发起了2020-11-23
0
回复
6
浏览

浅谈对个性极端学生的改变

麦岭镇岗西中心小学  孙密罗

在学校教育中,个性极端学生容易被老师和同学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对他们“另眼相看,使这些学生逐渐脱离集体,错误思想和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酿成严重后果,所以“对个性极端学生的转变”乃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对个性极端学生进行转变呢?

一、真情相待,温暖心灵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个仅关注知识传授的教师可能会有“高度”,但绝不会有“温度”,所培养出来学生也是缺乏完整的人格,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将知识浅薄的知识层面,而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你也终将是教书匠。而不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为师者,当以真诚之心,关爱、了解、感化个性极端的学生。你如能永怀真情,那你会把这些学生看作是你的知己、朋友、伙伴,甚至视如己出的孩子。在教育教学中,你碰到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个叫佳佳的四年级男孩子令我印象最深。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合群,说话胆小怯懦,从来不会主动和老师同学说话,偶尔还会顶撞老师;他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自娱自乐(课间,他会带着自己的微笑,绕着校园里的一棵树来回地跑。课堂上,老师讲解课文,他在看词汇,老师讲第三题,他做第一题,老师反复强调的作业格式也是错误百出……他的节奏永远要比别人慢那么几拍)。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那时的他就像是一个偏离的航向的小船如果不及时的拉回到正确的航道,它最终会迷失了方向。

这是我从教以来从没遇到过的典型学生。但我不放弃。

为了改变他,下课时,我经常有意地让他给班级做一些事情,不管做得如何,都会当着全班的面夸奖她在床上。每当佳佳跟不上我的节奏时,我会及时提醒他,帮助他翻到正确的位置,并摸着他的头,温柔的说:“孩子老师讲的是这一页。”有时,我会有意放慢讲课速度,默默地等一等他,听写英语单词时,对于书写不正确的字母,我会手把手一笔一笔地教,直到写正确为止,慢慢的他会跟着我读一句同样的话而乐此不疲(他以前读书从不张嘴的)。一次作文课上,我在修改学生的草稿,这个孩子竟然偷偷地塞到我手里一颗糖,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这个孩子已经从心里开始接纳了我。

五年级第一学期冬季运动会拔河比赛中,他“大力士”般的体重被排在最后,关键时刻,虽然他的咆哮般的“啊……”的一声,我班成了本次比赛的黑马,此时,我知道,这孩子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在学期终考中,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在颁奖会上,进步之星的美誉自然不能少了,他拿到奖状那一刻,她脸上的笑更开心了,再敞开他内心世界的道路上,他已经成功的迈出了一大步。

我期待他全新蜕变,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二、家校沟通,尊重学生

那么,何为教师的责任呢?

我们先来听一听有关责任的声音吧!

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责任心乃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素养之一。(陶行知)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由此可见,“责任”二字重于泰山。为人师者,应当以“责任”教书,以“责任”育人,以“责任”对待个性极端,心里需要温暖的学生。

2015年,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学生,该生思维反应较快,平时数学作业完成速度全班第一,但是质量往往错误率较高。在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方面,该生有这样几个突出的表现:

1、平时上课表现欲极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兴奋时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站起来。课堂上特别喜欢插嘴,无视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依然我行我素,“插嘴”已经自动化、惯性化。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因为自我意识太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愿意与人合作,把自己的意愿嫁接到别人的身上。实践证明,当你过分“自我”,永远把自己封锁在自己围成的空间里,自我欣赏、自我容忍。

3、该生平时处理问题的方法过于单一、极端。例如,在课间活动中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时,擅长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很快就不能控制自己,殃及其他无辜学生。甚至该生程度较重时基本上无视教师的存在,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毫无顾及,有时会出现打骂老师的情况。

为了更有效的教育好该生,我们从他性格的成因开始研究。通过多次与其家长的交流,知道该生是由爷爷带大,由于老人的过分溺爱,家庭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和他的意见保持一直,一有不满意立即随从。又因为父亲长期在外,母亲的教育过分单一,长期的家庭教育导致其在家里我行我素,经常在家里发脾气。家长说“我们也想让他好,但很多时候真的拿他没办法,说什么都不听,很多时候只能听他的”。有这样的一番话,我们认为要让该生的行为回归理性,还是要从家长入手,毕竟家长比学生更务实、理性;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行为规范。

首先,我们为该生建立了更加详实的成长档案,让其父母认识到事情的频发性、严重性、迫切性。

然后,我们增加了与其家长沟通的频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他的父母请到课堂上,让其他学生客观的谈一谈自己对该生行为的看法。充分让其家长认识到,孩子这样发展下去问题相当严重。同时,我们也采取家访的形式,三门主课老师一同登门拜访,到其家庭中看一看,让其家长深刻认识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另外,通过多次交流,改进其教育观念。其家长也主动的、有针对性,通过读书、看报、借鉴他人经验的方式弥补自己经验上的不足。

对于孩子我们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要求班上的学生不能歧视他,共同帮助他,提醒他激动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认为一个很的外在氛围可以缓和矛盾的激化,一个和谐的环境可以避免该生有自信走向自卑、孤僻。

当自己愤怒时,学会一些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我们发现当该生较激动是,他往往会深呼吸,然后一个人向远方眺望,等到平静以后再参加活动。

因为该生的表现欲望较强,上课爱插嘴。课间我们耐心与其交流,让他换位思考。假象一下如果自己回答问题时别人在插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

我们教师自己也要改变平时对该生的看法,向他这样喜欢哗众取宠,时常又不能“得宠”的学生,看似上课方言踊跃,充满自信。其实不然,通过与其交流过程中,你会发现他其实很自卑。因为没有得到大家的肯定,他才插嘴;因为认为别人不轻易的动作会伤害到自尊,他才有过激行为。他其实很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平台,我们老师可以适时的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自信的展示自我。

经过努力,我们发现他变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不理智行为,平时愿意与人交往,学习上能够与同学合作,灿烂的笑容不时的浮现在眼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上是有差异的,如果仔细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就是一把生锈的锁也能打开。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