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漯河小学 陈伟丽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作为培训教材,其目标读者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那些准备以教师作为其终身职业的人。在全国有影响力,教育理念有创新,教育理论有建树,教学方法有特色,教学效果有定论,为全国同行所熟知,为广大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具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 。
“数学 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给我留下印象深刻。 本学期,我认真品读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读后感触颇多,记录如下:黄爱华学习勤奋,终身学习的典范。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未停止过学习。他从走出校门,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从教以后,他更是流连书海,如痴如醉,页页精读,行行品味,字字琢磨。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钻研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研读过数学教学法,比较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的认知规律;分析过小学数学教材的知 识体系,研究过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每年新年伊始,他都会列出书目,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著,读中外教育史,读中外教育名著,并做好阅读札记。多年来,所做的读书笔记就有 80 多万字。书,是他最好的朋友。学无止境, 生活中的万物在他眼中都好似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 而他则是那一个最痴迷的读者。因为,他坚信: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 无所不学则无所不智也。 黄爱华的教学思考灵活、深刻。 如果说,学习是成长的原动力的话,那么,思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黄爱华老师说:思考,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让我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还是思考,引领着我的人生迈出了 坚实的步伐。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 生做“数学实验” ,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老师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在教学方法上,他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 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 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 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比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他用尽人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里 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他对小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 为本课的“开场白” ,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 一下子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美妙的课堂还来自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把情境教学、 游戏教学、 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便能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在“圆的认 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 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 的意义” 一课的结尾, 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 “动脑筋出教室” 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 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 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他便问: “老 师出一个什么数时, 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 学生们大声回答: “1” ?? 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 800 多名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总之,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 尊重学生,与学生“和” “平”相处。 在教学艺术上,求“实” ,求“活” ,求“美” ,求“趣” ,求“新” , 求“效” 。受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的启发,他上《24 时记时法》时,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上面写 上“昨天” 、 “今天” 、 “明天” ,然后说,如果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的 话,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一个分界的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一个分界 的点,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记时法表示是几时呢?新颖的问题情境,学 生的思维被激活,有的说是 0 时,有的说是 24 时,还有的说是夜里 的 12 时,还有的说是今天的 0 时就是昨天的 24 时;今天的 24 时就 是明天的 0 时?? “听黄爱华的课是一种享受,做黄爱华的学生是一种幸福” 。这 是听过黄爱华讲课的人发自内心的“同声合唱”。
黄爱华的教学主张丰富、全面。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按照 《数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 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种 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从黄爱华的课堂教学中,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难发现这一点。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作为基础数 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 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 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 每一个学生都倾注着真挚的爱,让后进生“体面”地坐下去。课堂中 做到知情交融、教学相长。 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黄爱华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用“实、活、 美、趣、新、效”六个字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