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不允许孩子违规的时候,及时提醒,不带评判很重要。然而,不带具体的攻击人品,不否定孩子的人格,也是特别重要的原则。在遇到一些麻烦时,爸爸妈妈们可以及时表达出自己感受和想法,但不能攻击孩子的人品与尊严,因为,否定孩子攻击孩子的方案,可能让孩子觉得在违反了规则后。更加沮丧和失落,不利于修整行为。而对事不对人,讲事实而不攻击,对孩子改正错误,会更加有效得多。直接表达面对孩子错误的感受,用“我的想法、你的做法”作为讲理内容,这样既可以表达出爸爸妈妈们愤怒的情绪,描述孩子不被许可的行为,又不会辱骂或者贬低孩子。举个例子:“我一再地要求你不许喊叫,提醒了四次,我觉得很失望。”而不是和孩子说:“你太坏了,总是不听话,怎么讲都不听,大嚷大叫做什么?”。
孩子犯错误很正常,老师可以去指正,但是不能攻击,给孩子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