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原因,这学期的前半学期学生都在家上网课。开始觉得我每天按时讲课,学生打卡听课写作业,学生应该会达到我们想象中的要求。并且在网考中,学生成绩还可以。可是到校后,学生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平时的课时要求,导致返校后的教学很被动。两个班的学生基础不一样,上课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要求自己课前准备的不一样,备课需要做到精细化。可是在上网课期间,网上授课时两个班一起上课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导致网上授课很被动,怕讲的简单,培优班的学生觉得枯燥。讲的难了,6班学生觉得听不懂。另外,学生在家自律性不强,不能做到和在学校一样努力、踏实。开学后,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新课的节奏。培优班5班的学生,可能是基础稍好一点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全班上课时发言积极,比较活跃,课后做作业也积极,正确率高,总之,学习状态好。只有极个别学生课后的功夫不足,个别学生凭借小聪明课后较少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才能交上来。6班的学生,虽然是普通班,上课气氛也活跃,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多,做习题时讨论的学生也多;对课后作业来说,容易点的问题做得还可以,稍为上一点难度的题,就空着,等着老师来讲,你不讲,他也不问,上课和课后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比较少。对于两个班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他们的学习状态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事。如果我要求作业上交,那他才认真做好。如果我布置的作业是背笔记的知识点,那十有八九要打折扣,通常是不会看的。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两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懒”的特点,上课懒得动笔、懒得动脑,下课懒得总结知识和习题纠错。针对这学期的教学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以下几点:
1.开放式的课堂,提倡任何人都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错了没关系,提问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做题过程中,坐在附近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上课时只有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了,教学才有效果。我在讲台上讲的过程中,所有学生必须都看着我,随着我的思路一起思考,总的来说,在上课时,我说话时,学生不能随便讲话,这一点是我今后必须在课堂上执行的。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留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提问。
3.由于导学案上没有知识点,上课容量大,需要学生记的笔记多。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课后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必修二中的一些典型模型,要让学生在大脑中显现出运动的场景。有一些典型情景,如竖直面的圆周运动模型的处理,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和“模型”,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这是怎样一个模型?”
5.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讲解物理习题时,画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画示意图是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这学期快结束了,反思这一路上发现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疫情学生在家上课这部分知识还需要不断去巩固,开学后学习的能量问题,也需要学生不断通过练题去强化。暑假给学生制定精细化的复习计划,实时反馈问题,实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