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小制作的反思
曹永耀发起了2021-09-17
0
回复
16
浏览

在高中物理课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曹永耀

在许都名师的学习中,有幸听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胡展翅老师的一节初中物理课,介绍了校本课程中的物理小制作,听后收益匪浅,虽然是针对初中学生来开展,可对高中生来说也有非常大的意义。自新课标改革实施,高中物理难教、学生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几年物理高考不断改革,题型的难易程度容易趋近,但学生成绩反倒停滞不前,甚至逐渐降低,其部分原因是科学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全面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中要想改变现实情况,学生主动学习就非常关键,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让他们爱上物理课,爱上物理课堂就尤其重要,想要吸引他的心,就要抓住他的人,课堂上空洞的讲解肯定不够,那就需要生动、激情的课堂,如果有实验,特别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实验就一定让他们激情满满。

胡老师的课程就通过一些实际的小制作的例子展示了孩子课堂上踊跃参与的例子,也给我带来了启发,今年我省开始了新教材的使用,更加注意学生的体会、思考建立和探索规律,那么能否在高中物理课上也让学生更多参与一些呢?以必修一为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 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可以让学生用笔、白纸、秒表做一个手动的打点装置,让他们体会如何计时和测量的。
  •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可以让学生把纸条裁成长方形贴到梯形上,不断变窄,体会极限思想
  • 学习了匀变速公式后让学生自行计算刹车加速度,可让学生骑电车以某一速度行驶,然后急刹车,根据刹车长度计算刹车加速度
  • 用手机测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利用手机里的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一些显示加速度的程序,可以测量,或者利用相机的连拍功能
  • 动手制作“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
  • 利用玻璃瓶和细吸管演示微小形变
  • 用毛巾、玻璃、桌子演示不同情况下的摩擦力变化情况
  • 利用体重计和电梯测电梯下降或上升的加速度

等等

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体验、制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