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懒驴现象
chengyafeng发起了2019-12-06
0
回复
48
浏览

本学期开学两个月了,我把班里学生请假的情况统计了一下:

班级懒驴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越是成绩差!越是事儿多!

人们常说:“懒驴上磨屎尿多”。形容懒惰的人一到干正事,便寻找借口逃避。班级中,越是成绩差的孩子,请假的次数越多,而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请假的次数极其少,这不是恰恰说明了“懒驴”现象在“差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班级懒驴现象

正所谓:“积懒成笨”,学生日积月累的懒惰,聪明的孩子也会变“笨”,所以,学生当中“懒驴现象”需要老师和家长引起重视。

懒驴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老师层面

由于教学评比的压力, 老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不可能都到达老师要求,而这部分孩子,老师在情感上就会容易表现出:不喜欢他们、孤立他们,同时会带动班级其他学生也会有这种情绪,至使这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感觉自己在班级中可有可无,失去存在感,极易产生“逃离的这种环境”的想法,所以不断找“事儿”请假。

二、家长层面

1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层次过低,在“远见”上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过于溺爱孩子,无原则的满足孩子请假要求。

例如:一个学生刚刚参加了1000米训练,感觉口干舌燥,就叫来家长1、假就医,说自己:喉咙痛!家长竟然依从孩子,带回家就医、修养。

例如:一学生“十八弯”的亲戚结婚,为了吃席,家长竟让学生不上课,一起参加宴席,令人惊讶不解!

例如:一学生“青春痘”挤破流血,家长也带着孩子回家贴“创可贴”治疗、修养。

此种啼笑皆非的请假比比皆是。但,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很严重,老师就不敢不批假了。

2、留守儿童,爷爷奶奶隔辈亲。

班级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由于年龄大了,其对学习的重视不足,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身体。所以,只要孩子有请假的要求,不论真假,立刻满足。

三、学生层面

由于身处农村,周围也都是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大家都是没有文化,照样生活。所以,我也可以混日子!

井底的青蛙不可怕,可怕的是:连仰望天空的想法都没有了。

好多孩子没有见过知识的力量,不相信知识是可以改变生活的。这些孩子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常年混日子,在教室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大家都在这里,所以我才在这里!教室成了牢笼,班主任成了“老班头”,经常出去透透风,成了必修课。

我认为:懒驴现象,其实就是“意识”问题!

老师在意识上认为这些孩子无药可救,“懒得”救!

家长在意识上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懒得”去思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总事多!

孩子们在意识上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上“懒得”下功夫。

原来,我们都是磨上的“懒驴”!

你说: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