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不能稀里糊涂地上
lixiangqian发起了2019-12-06
0
回复
12
浏览

      昨日,对某学校八年级某班的物理课进行观课,上的是习题课,内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作课老师是李老师。在上课开始,李老师首先让学生问学生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哪些,学生进行集体回答,然后针对错误比较多的习题,一题一题挨着讲解,期间很少书写板书,问学生问题时,学生也是集体作答。大冬天,一节课下来,李老师衣扣全开,头上冒着热气。

      首先,我们看上课开始。李老师提问学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目的,是要确定学生掌握了做题的知识基础,不过,集体回答过后,李老师是否能够判断学生对成像规律的掌握情况?答案是不能。课尝上往往会有这种情况,齐答时,学生声音宏亮,给人的感觉是歌舞升平,让人认为谁都会,但若再指定单个学生回答,则又可能哀鸿遍野,可能很多人都又不会,这是怎么回事呢?细究起来,齐答时,会的学生自然“引吭高歌”,不会的学生则要么滥竽充数,要么自我封闭不吭声,所以听声音,声音宏亮,但若同时看学生一个一个的表情,则阴晴圆缺各有不同。在这里,建议我们的同行,你认为某个问题,需要哪个档次的学生明白(底线),就让对应档次末位的学生单个回答,若他能够回答,则基本达成目标,若他不能回答,说明本档次其他人也可能不能回答,需要根据此次反馈,即时调整课堂教学。

      再看习题课的讲评情况。李老师一题一题挨着讲解,说明本节课要让学生深化理解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心中没数。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