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礼物
河南省襄城高中 王小兵
遇到刘海那一年,我刚刚送走一届高三毕业班,又接手新一届高三毕业班。刘海就是这个新高三的孩子。
开学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天一定要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时间和学生单独谈话、聊天,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争取一个月时间内和全班所有学生谈话一次。这个计划定的对自己还是有些苛刻的。因为开学第一个月事情太多太忙。我们学校班主任每天要签到十次,称为“十签到”。从早上五点多学生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的就寝秩序检查,都要求班主任到场。除了班主任工作之外,教学上的事情也很多。我是一个任课老师,一个高三语文老师,担着两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个学生的语文课。我要把自己的课教好,需要备课、查资料、批改作业、听课、评课等等。
同时,我还是一对年迈老人所依赖的宝贝女儿;是另一对年迈老人的不称职的儿媳;是一个早出晚归、奔波劳碌的先生的贱内;是一个正上初三的、处于学业重要关头的男孩的母亲……
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并没有三头六臂。时间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宝贵的。我经常不得不晚睡早起。我常常感到睡眠不足。
但是,我还是努力去完成这个计划。
为了高效地完成这个任务,我总是根据自己第二天的课时安排和生活规律,在前一天就拟好第二天谈话的人数、对象、谈话的时间、地点以及谈话的提纲。
一个周四的早上,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五点起床,五点二十分到达班里,观察早读情况。六点跟随学生上早操,六点二十早操结束,和一个学生谈话。其他学生开始上英语早读。谈话结束,该学生去上英语早读,我回家做饭、吃饭,准备上午第一节的语文课(英语早读有英语老师在班里辅导,七点早读放学)。
周四这天我谈话的对象是刘海。
我先问他:“刘海,上高三了,这段时间自己的状态怎么样?收获怎么样?”
据我的观察,他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可以说是激情洋溢。
果然,他很高兴的说:“我觉得自己的收获非常大!我好像又找到了初三时为了报考重点高中而奋斗的劲头!”
他说,他原本在乡下的初中上学,可是那所乡中的教学质量不太好,他就想报考我们学校的附属初中。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报考并考上了,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他接到通知书后才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这时我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面打工。
他满怀深情地回顾自己的初三生活。通过初三一年的奋斗,他如愿考进我们学校,看来这是他值得自豪的一段经历。真的,这种奋斗历程对孩子们非常重要,会是让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他详细的向我讲述自己初三时的情况,回忆着自己当时的努力,他沉浸在激动和欢乐中。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我想提醒他先回教室上早读。他却有点恳求地说:“老师,早读是自习,老师不讲课,我下去挤点时间就能补上。我觉得这次谈话对我更重要!我想多和你聊一聊。”
我心里一惊:幸亏我找他谈话了。幸亏我有这个和每个同学谈一次话的计划。否则,这孩子该有多失望,班里的孩子们该有多失望!
这孩子滔滔不绝地说着,不容我插一句。也许此时最好的就是倾听。我认真地听着,不时鼓励地点头。
他又说到自己的家庭。我耐心地倾听着。
他说,他的父辈中只有伯父上了学,他的爸爸和叔叔都因为弟兄太多,家里太穷而未能完成学业。所以父辈中只有伯父境遇不错,伯父伯母都在乡政府工作,现在都已经退休了。
我说:“是呀。现在到了你这一代,生活条件好了,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用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知道你高二时是培优班的学生,老师们说你很聪明,很有天赋!一定不能辜负了天赋的智慧!你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听到这里,他高兴地点头,又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天赋的故事。
“我也觉得我不笨!我们家的人都不笨!我叔叔给我讲过他小时候的一件事。他上学时,有一次,学生们淘气,惹得老师生气了,放学后,老师故意给他们留了很难的作业题让他们做,做不出不准回家吃饭。结果我叔叔很快就做出来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小孩子家又急着回家吃饭。把自己做的题交给老师后,头也不回就一溜烟跑回家了。等到他吃过饭上学去,那些学生还在学校里没有回去呢。原来他们都没有做出来。这时老师告诉他,他做的是正确的。只有他一个人做出来了。”
我一点也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说:“你叔叔在回忆这件难忘的往事时,一定非常自豪,但是同时也一定很痛苦,很遗憾。因为他这样聪明,本来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却因为家里穷而退学回到了农村,在农村呆了一辈子,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些都是听刘海说的)。现在好了!你再也不会重复你的爸爸和你的叔叔的命运了。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连连点着头。
这时候,时间已经快要七点了。早读马上就要放学了。我的心里,其实是焦急的。因为:
第一、 我上午第一节的课。七点四十第一节课就打预备铃了。中间还有四十分钟时间,我需要从学校回到家,做饭,吃饭,然后再从家里出发,在七点四十之前到达教学楼上课。显然,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第二、 我上初三的儿子,也在学校住宿,两周才回家一次。昨晚他有事请假回来了,准备今天早上早早吃过饭返回学校,赶着上第一节课呢。而我这个妈妈,现在还没有回家做饭。等我回家做饭,儿子一定要迟到了!
于是,我准备结束这次谈话。
我说:“刘海你今后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也可以来老师这里谈谈。好吗?”
他忽然有些难过的说:“我爸爸妈妈一年最多回来两次。”
我也有些难过。就说:“那你和爸爸妈妈之间经常通电话吧?”
我没有想到,他回答说:“很少通电话。”
“为什么?”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我爸妈有时候也总说让我多给他们打电话。可我总是拿起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很少打了。”
我吃惊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他低下头,说:“我从小就被爸爸妈妈放在姥娘家长大。他们都外出打工。我六岁才被接回到奶奶家。爸爸妈妈仍然外出打工……”
我一下子心酸又心疼。
我突然明白这孩子为什么那样的滔滔不绝,话匣子怎么也关不住。为什么家里的事情,初中的事情,他都要说给我听。为什么说“我想多和你聊一聊” ……
因为,这是一个如此缺少关爱和温暖的孩子。他的心事,已经压抑了太久太久。他是如此需要倾诉!
我不准备再回家了,也不准备吃饭了。我准备把这次谈话继续下去,我愿意和刘海多“聊一聊”。
我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让他自己到外面吃点饭,赶紧到学校去。儿子有点生气,说自己上学要晚了。我没有多解释,只是嘱咐他来不及的话就赶紧打车到学校去。作为一个母亲,其实很想为两周才回来一次的孩子做一顿可口的早餐,和他一起吃饭,和他多聊一聊,但看来这次是不能够了。因为,有一个孩子,此时此刻,更需要我付出时间。
我想起读过的一篇文章:
一个远离大海的小女孩送给老师的生日礼物是一个美丽的贝壳。老师问她:“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美丽的贝壳的?”小女孩回答说:“这种贝壳只有很远很远的一个海滩才有。”
老师深受感动,她知道小女孩一定是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这个贝壳的。她说:“孩子,你不必单单为了给我找一份礼物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小女孩笑了笑,说:“老师,长途跋涉的过程也是礼物的一部分。”
我在心里想:孩子,和你谈话,和你聊天,走近你,了解你,是老师所能送给你的菲薄的礼物。老师的时间,也是礼物的一部分。
希望你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