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作为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就是要管理好一件件小事,在小事上做文章,在细节上下功夫。
没有小事,没有细节,就没有教育。8月10日,星期六,军训提前结束,学生17:00外出,18:30前返校,18:31分,年级开始在教学楼前栅人,我们班还缺2个学生,一个闫欢乐,一个杨向阳。杨向阳同学的母亲中间打来电话,孩子理发,晚些才能到校。我把电话打给闫欢乐同学的父亲,家长说学生刚进大门,我想她一定在楼外站着。果不其然,一会儿,闫欢乐同学的名字就出现在了年级班主任群里。
我为什么要提返校迟到这件事呢?因为这件小事看似简单,其实它反映的是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这是学校的第一次周末外出,第一次如果没有交代,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时间观念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之间的比赛和较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时间的量和时间的质。有了时间保障,才会去谋划事、去干事、干成事。鲁迅“早”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学习和写作上,在时间观念上,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榜样。凡事往前赶,不要向后推。往前赶就具有主动权,一步先步步先;向后推就一拖再拖,继而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其实,来得晚的同学大多不是距离远,相反,可能距离更近。问题主要是没有时间观念,感觉还早,还来得及,殊不知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自己的思路和安排。
上面我说学校公布了一个人,其实我们是两个人迟到。还包括杨向阳。因为他来得更晚,只不过错过了记名的时间。领取通知书时,学校发放了入学须知,学生的发型就是一项重要要求,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拖到开学军训,第一天开学来的晚,可能就和头发有关,我告诉他明天出去理发。第二天得知周六下午外出,告诉他理发放在外出时间,结果外出回来的还是晚,家长虽然打来电话请假。仔细算算,光是一个头发就纠结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时间。这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观念不强和纪律意识淡薄有关。
军训结束后,学生的学习将掀开新篇章,谁的时间观念强,谁就能取得学习的主动权;谁的纪律意识好,谁就能掌控好自己的时间,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杨向阳同学理过发后很帅气、很阳光,早理岂不更好?闫欢乐同学迟到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早来一会儿,还会栅住吗?举上面两个同学的例子并加以分析,希望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一件件小事叠加起来,聚少成多,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