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我们再出发
春末夏初的五月,温和而不疏淡,恬静而不拘束。17日,周五上午,鄢陵县宋书趁语文工作室的
成员们,踏着这五月清晨的微风,早早的来到了只乐一中。
枕于清流、玉带河上的只乐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有牛郎织女在此生衍织罗的美丽传说,
后有一代枭雄曹操观兵台指点江山的激扬。
再看位于只乐镇北街的只乐一中,端庄而安静的大门,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欢迎
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七点,晨读刚结束,实验中学的郑燕鸿副校长,以及宋书趁工作室的领导成员张卫峰,王景连等
老师,已经踏进了只乐一中的校园。
静候贵客已久的一中校长杨喜民,副校长曹运锋,郑耀黎等,话还未出,一双双大手已紧紧握在
了一起。相见的喜悦,内心的感动,不言而喻。
紧接着,来自鄢陵各个乡镇兄弟学校的工作室成员,也陆续提前来到。干净整洁的一中校园顿时
热闹和沸腾了起来。虽然大家所属乡镇不同,学校不同,但是,一颗颗热爱语文,热爱进步的跳动的心,是相同的。
只乐一中,无比珍视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校领导班子提前就此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各项准备工
作。
县教体局的白局长,教研室的陈主任,只乐镇中心校的李校长,也专门出席了本次送教活动,认
真听取了专家老师们的送课、评课、讲座,并给出切实的指导建议。在此再次感谢!
上午,在只乐一中语文教研组主任赵彩华的主持下,送课活动开始进行。
第一节课,由实验中学的李小珍老师开讲。
李小珍老师,语气温柔、亲切,如五月的凉风,拂去初夏的微热;对学生的点拨指导(写文要言之有
法,言之有情,言之有序),如三月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怪学生对新学到的写
作手法,立马有运用,会运用。如此跟着课堂学写作,给日常课堂与写作分离的我们,一个有力的提
醒。让我们反思。
李老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像课题中的紫藤萝花一般盛放,让听课学生与老师,心中一闪,眼前一
亮——板书也可以这么美!
第二节,程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普希金的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首先程老师让孩子们在不
同情境下,通过老师范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浓郁的人情味儿,感悟
诗句所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拓展阅读,既让孩子长见识,又使孩子更深刻的理解应该如何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该怎样去
面对生活中的寒风冷雨,泥泞坎坷。
连在一旁认真听课的杨校长都沉浸其中。
之后的第三节,工作室助理王景连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细致到,分析两个课堂的每个环
节和用时。诚恳而准确地指出了两位专家老师课堂的优缺点,且毫无保留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包含横向拓展与纵向加深的浅文深教法。
她的用心,启发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只要肯下功夫,语文教学,一定有妙法。
第四节,实验中学的专家教师梁宣芬,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听觉的盛宴——余映潮板块教学专题
讲座。
她让我们了解到余老师乃草根出身,孜孜钻研语文教学,才有今日的累累硕果。无形中,给在坐
的一线乡村教师带来了多大的鼓舞!
梁老师结合余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板块教学的巨大优势以及其实用性,最后
又具体引导大家,如何做,来实践板块教学法。
最后,鄢陵县教研室的陈主任,专门对上午的送课,评课,讲座进行点评,指导。
她再次着重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出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本质的是一定要提高孩
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句话醍醐灌顶,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本真。
然后鄢陵教体局白局长,一句玩笑“如果重新再上回学,一定能考上清华”,肯定了新时期优秀
教师们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再是过去式的一味灌输。并对各中学学校提出切实的好建议:以后要多
组织“走出去,引进来”的集体学习活动。是啊,“唯有源头活水来”,思想的改变永远是行为改变
的先锋部队。
最后的最后,工作室领导,郑燕鸿副校长,深情回顾了两位送教老师辛苦努力的过程,号召大家
别怕“丢丑”,要有勇气挑战自己的短板。如此才能进步,才能提升。
结尾时,郑燕鸿副校长对全体工作室成员提出要求和希望:每位成员,都有上台锻炼的机会,给予
了工作室每位成员以鼓励和希翼。
与会的四个小时里,大家,或专心听讲,或奋笔疾书,相信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周末,于山水花草间尽情留恋,放松一周的紧张与疲惫。周一,我们整装再出发。整理收获,并
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把所学所悟实践起来,方不枉大家,也不枉自己,辛苦一番。
语文学习,我们在路上;六月重聚,我们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