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谈教学
实验中学宋书趁语文工作室 梁宣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余映潮前辈谈教学思路,大笔一挥,让晚辈我目瞪口呆,拍案叫绝,内心的敬畏之意倍增几许!
教学思路,对于从教近二十年的我来说,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概念客观存在,但从未想着在这方面做文章,甚至简单的认为,教学思路清晰,不给学生找麻烦,不给自己添乱子,这样做简单!简单,何乐不为?哪曾想在余映潮前辈的总结下,教学思路不仅能明朗生动,而且更能够艺术起来!
首先从“思路清晰”的角度进行创新。余映潮老师列举的范例是一则寓言——《狮子和蚊子》。寓言,我们语文老师常规化思路是:常识、故事、寓意,这样常规化的思路带来了常规化的课堂,得到的是常规化的效果。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似乎没有学生的变化,没有内容的更新,甚至没有了时间的限定,更别说教师角色扮演者了。这样的课堂,从何谈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哪里能够判断学生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常规化教学就是教育发展的瓶颈,是让教育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是教师心安理得的致幻剂!
在这一课中余映潮老师的情节分析、语言赏析、寓意点拨的思维创新竟然化腐朽为神奇,从读到赏达悟,有教师的点拨,有学生的解读,有体裁的渗透,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如进行了一次探奇之旅,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流连忘返?
而从“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就更让我耳目一新,为之所动。余映潮老师列举了蒲松龄的《狼》的教学设计:首先由读入手,从“屠户”的角度解读文章的脉络;二读从“狼”的角度理解文章的脉络;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文章的脉络;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文章的脉络;五读从“段内层次”的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文章脉络贯穿课堂,多角度、反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出现新的兴奋点,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到:课文原来还能这样读!真是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但归根结底,我们能设计出这样的课堂吗?不动心思,难以成舟,我可怜的孩子们,可怜的自己!第三,从“线条简洁” 的角度进行创新。《我愿意是急流》中的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这样设计的:美美的听读;美美的朗读;美美的欣赏;美美的议论。既有形式的美感,又有层次的提升,让学生沉浸在文章之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能不对这样的语文产生喜爱,能不对这样的课堂充满期待?第四,从“情境生动”的角度进行创新。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让我流连忘返: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畅游智慧园让发现闪光;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由朗读到品析至表达,课堂思路清晰,情景设置生动,别具一格,让人印象深刻。
好的课堂思路是教师能力与魅力的集中体现,余映潮老师的四个小规则,颠覆了我这个农村教师对课堂思路的认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改惰性,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还学生一个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