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有所得
吴彦发起了2020-11-28
0
回复
14
浏览

       这次外出学习,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余老师。听余老师的课,是一场洗礼,是一种享受。他的课堂没有刻意设计的过渡语,没有形式多样(花里胡哨)的活动,没有对学生强制性的话题指引,整体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在自然的教学中交给学生们提高技能的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让学生感受自我的成长。这次学习,受益颇多,我最应重视并学习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注重字词的积累。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字词这一块,经常只是把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拿出来,注上拼音,让学生齐读两遍就结束了。至于学生能否记住,全靠他们课下去努力。而余老师则注重课堂上学生字词的积累及运用。在余老师的课堂上,他会将课文中生字词所在的那一句话拿出来,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理解字词,学会运用生字词。还有形近字,会在课堂上专门提出来,告诉学生该怎样区别、辨析,这样就增加了课堂内容容量。

       第二点是注重朗读。朗读,是语文老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感情的朗读,除了能让课堂氛围更浓厚外,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余老师的课堂上,朗读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遍朗读,要读准字词字音,把课文读顺;第二遍朗读,要注意节奏、停顿及语速,读出韵味;第三遍朗读,注重文章情感的表达,既要读出作者的情感,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三遍朗读下来,很多问题就能在老师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解决,如字词字音、文章结构层次、作者情感等等。

       第三点是注重课堂“厚度”。课堂“厚度”,就是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了解、积累、掌握的知识的多少。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相关知识、补充材料及材料扩展等。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上,余老师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感情,又能增强学习兴趣。在结束了诗歌的朗读后,又补充了几首相关诗歌,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背诵,写作,课堂氛围良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厚度”。

       第四点是注重课堂写作练习。跟着课文学写作,用课文训练学生,这些方法的提出,相比单独作文课,既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让学生觉得轻松、易写。课堂上,学生模仿文中句子格式写作、运用课文内容创作,因为大都是句子写作、片段写作,往往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所写这些内容相比余老师展现出的内容不是太全面,也不深刻,可是,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试着运用起来,深入研读课本,丰富课堂内容,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学习技能,以求做好一位语文老师的本职工作。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