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孔乙己》 裴陈瑞
songshuchen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14
浏览

      我喜欢读书,但总恨自己记忆力不好,对那些好词佳句记不牢。纵然如此,我依然对读书乐此不疲,睡前餐后都会翻几页书,一为充实自己,二为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加入了宋书趁名师工作室,我是为了长见识丰富人生,开阔眼界,放大自己的格局,做一个渊博的老师,博采沉奥,搜炼古今。当自己有一大桶水的时候,就不怕面对学生的小碗时的尴尬了。

      重温中学课本,感慨万千,熟悉的文章,熟悉的典故,似乎又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

     不得不感谢先贤们留下的作品,把我们带到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熟悉而又陌生......

      鲁迅作为一个伟人,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他的不平常是他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带动我们的情绪去经历那一段岁月,去面对文章中每一张模糊而又清晰的脸。模糊的是看不清他们的五官,清晰的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和形象。

       每次读《孔乙己》我都会眼眶湿润。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让续写《孔乙己》的归宿,我给他的归宿是:孔乙己死了,他终于解脱了。他再也不用隐藏自己的伤了,再也不用给众人辩解了。

老子是中国人中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他早就洞穿了社会的特质,所以他才说要“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在尘世。”这样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个体和集体一样了,就是“大道”了。

     无独有偶,西方有个《丑小鸭》,虽然以喜剧收场,我却总能把孔乙己和丑小鸭联系在一起。丑小鸭的“丑”根本原因乃是因为他和别的鸭子不一样。这“不一样”导致了小鸭的被孤立,这股力量强大到了连他的家人和唯一怜爱它的母亲也无法坚持对他的爱了。

      孔乙己是一个异类,是旧社会的牺牲品。他爱读书,字写得也好,放在当今的社会是可以谋一个差事的,他缺乏引导,读死书,头脑不灵活,认为读书是一辈子身份的象征,放不下架子,俯不下身子,这也是旧社会思想对人的禁锢。

      如果孔乙己和丑小鸭生在现在的时代该多好!没人嘲笑他们的另类,因为老师们都懂得了因材施教,各尽所能。爱迪生的悲剧也不会重演。

     感谢先贤的经验积累有了今天更加完美的教育!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再读《孔乙己》我又流出了热泪,是忆苦思甜,今昔对比的欣喜之泪,庆幸,感恩!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