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情深深几许 ——《邓稼先》文本研读之情感探寻 宋书趁
songshuchen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8
浏览

《邓稼先》是杨振宁教授写的一篇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对祖国、对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他的故友至交邓稼先,突出了邓稼先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此文被称为“至情”之文,反复静读,细细品味,更觉情感浓郁:

1.邓稼先对国家的至情。

“两弹元勋”一节,介绍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8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正因其对祖国的热爱,才会决定“立即乘船回国”以求报效;正因其对祖国的热爱,才会坚持不懈不怕吃苦地“始终站在”“第一线”;正因其对祖国的热爱,才会成功领导设计出“两弹”让“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危机”;正因其对祖国的热爱,才会身患重病两次手术后仍坚持工作,至死不懈。

“我不能走”一节,从工作环境、难度、态度等方面表现了邓稼先坚强的意志、超凡的才能、坚定的信念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他工作的环境荒无人烟、凄凉萧瑟,“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可见其执着坚强;他工作的难度更难于蜀道,除却“粗估参数”、“筹划计算”、“决定方案”等需要高标准的专业要求,他还需要面对“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失去并肩奋斗战友的伤痛,可见其心智坚韧;他工作的态度无私无畏,在突发意外面前果断抉择,“我不能走”,可见其身先士卒、勇担大任。

这就是邓稼先。受任于国家需要之际,奉命于民族危难之间。

在邓稼先病重期间,他的同学兼好友杨振宁曾回国看望他,并且痛心问他:国家到底给了你多少奖金啊,值得你把命搭上?”邓稼先冲着老朋友笑了笑,吃力伸出两个手指头:“二十块,原子弹十块,氢弹十块”。          

1986年,癌症晚期的邓稼先向祖国提了唯一一个要求:看看天安门,并反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在人世的最后一刻,对妻子许鹿希说:倘若生命终结后可再生,我依然会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的核事业

这就是邓稼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他平静地走了,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

中国脊梁,国士无双——邓稼先!

2.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一节,作者先简叙了中国近百年来屡遭蹂躏的历史:

第1段中两个“最”字,突出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程度之深;2至5段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1898年列强侵华的罪行,“强占”“租借”等词则表现出了作者对列强的愤怒和对祖国长期遭受屈辱的痛惜之情;第8段中“千千万万”“可歌可泣”“英雄人物”“伟大胜利”等词让我们不仅读出了作者对改变历史的中国人民和英雄人物的钦敬,段末句子中两个“最”字更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

“民族感情?友情”一节,此种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

当作者得知“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感情上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以至于“热泪满眶”,这泪水里当有为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在无任何“外援”下独立设计出原子弹的震撼、自豪和骄傲。

其实,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我不能走”一节中第39段中的一句话:

前文引用“五四”时代一首歌曲赞扬邓稼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这么一段话呢?不是仅仅在交代作者引用这首歌的缘由,更是通过此句表达父亲对他的影响,来凸显他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

 

3.作者对有着50年友谊知交的至情。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一节第9段中“巨大贡献”和“鲜为人知”两词的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默默奉献精神的敬仰;“‘两弹’元勋”一节更是通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奠基人”、“开拓者”、“当之无愧”等词高度赞扬好友的卓著功勋和崇高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一节,作者毫不掩饰地礼赞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纯”、“朴实”、“有最高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等词表现出了他对邓稼先的了解、理解、崇敬和赞扬;更感染人的是“我不能走”一节,“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两句话,让我们读出了对友人伤痛的感同身受和对其工作艰巨的理解,期间洋溢着他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文革期间,邓稼先、于敏几位两弹元勋也受到冲击,进学习班、无休止地批判无限制地上纲上线。那些造反派为了给这些人罗织罪名,竟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他们声言:会英文的就是英美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修特务……邓稼先精通英、德、俄三国语言,是哪国特务?批斗越来越激烈,著名高能炸药专家钱晋被折磨致死,邓稼先当时的处境非常险恶。
    老天有眼。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国探亲一下飞机,有关方面请求他填写要在国内会见什么人时,杨振宁写的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周总理闻讯立即召回了邓稼先,使他脱离了造反派的魔掌——是杨振宁救了邓稼先。
    虽然直至现在,很多人仍会将同是同乡发小,从初中大学留学都在一起后来却走上了完全不道路杨振宁和邓稼先进行对比,但其时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情感却是我们不容置喙的。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取法的人,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挺起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人!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