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关于给学生补课问题”
songshuchen发起了2019-07-25
2
回复
27
浏览

 也谈“关于给学生补课问题”

鄢陵县实验中学  宋书趁

编者按:文章从“关于给学生补课问题”的文章说起,从追逐利益、市场需要、监管乏力三个方面谈了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对社会大环境对教育事业的不良影响。文章论述清晰,观点鲜明,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一大早打开电脑,浏览“好心情”,拜读了诗文先生的《关于给学生补课问题》,触动了我的神经,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人民教师,我也想将平日只敢在心内说了无数遍又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如鲠在喉的意见倾倒出来,一吐为快,图个内心轻松罢了。
  我一直以自己是“人民教师”为荣,这四个字承载了我的人生理想,它包含的意义太多:教书育人的本职,诲人不倦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心态,安贫乐道的情怀,舍利取义的操守,固守本职的坚持……从幼时老师的身上,从上师范时所受的教育中,从我毕业后一些同事的熏陶中,我深深理解并时时践行着这四个字的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恐怕自己枉为人师,配不上这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我相信,很多我的同行都有和我一样的心情,也和我一样在坚持着并以此为乐,无论他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无论他是在喧闹的城市还是在偏僻的乡村。
  但不知何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坚持被人善意地开玩笑说成“工作狂”、“傻干”、“不与时俱进”,然后才陆陆续续了解到周围好多认识不认识的同行们这些年不知何时何地早就开始了给学生补课,尤其是小学的老师们。还听说补课一年的外快儿竟然抵得上两倍的工资,真真是羡慕死人也。我听后不禁心向往之心啾啾然又酸酸涩涩,一时间莫名复杂莫名纠结,于是想追根溯源,探究为何教育界会全国上演如此大型规模的“变脸”戏剧,绞尽脑汁朝思暮想之后,于是便得出以下如此结论:
  一、 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使然
  现在是什么时代?经济时代。现在是什么社会?物欲横流。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看别人开着豪车穿着名牌吸着名烟喝着名酒进着名美容店名饭店花着不是自己钱包出来的钱,难免会吃不到葡萄又不嫌葡萄酸想摘一串尝尝的心理。谁说老师非得是“高尚”“道德”的代名词?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有可能会被这个光怪陆离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吸引,老师们也想享受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于是,便只能利用手中仅有的可再生资源:学生。无论学生需要不需要,无论家长愿意不愿意,借以“考重点初中、高中,考重点班级”“只有好学生才能参加”之名,行有偿补课之实。
  于是,下午四点多放学后,就看到许多背着厚重的书包带着厚重的眼镜的孩子们从校门涌出,从四面八方涌进学校附近街道的民房里,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每个班级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坐在老师租的灯光昏暗的民房中做作业,然后听老师讲几道奥赛题,然后又一涌而出,结束一天的学习。这样的生活我很熟悉,因为我的孩子就在这轰轰烈烈的补课大军中。我曾经坚决反对孩子参加补习班,但她却哭闹着说“我们班的好学生都参加了,老师也点我的名了,我不去老师该不喜欢我了。”面对这样的哭闹和理由,我无法给她讲老师喜欢不喜欢你与补不补课无关补课是多余的没用的老师是为了挣钱的,我怎能在一个纯真的孩子心灵上播种下如此空秕的种子?又怎能毁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于是违心同意,又暗骂自己的虚伪和懦弱,没有郑渊洁教子的智慧和勇气。
  于是,许多像我一样虚伪懦弱的家长们便一面无奈的接受了这一现实,一面又愤愤不平怨叹社会失公老师失德;补课的老师们便一面举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伟大旗帜,一面躲在角落里悄悄数着人民币心里乐开了花;学校附近的住户便一面将房子盖得越来越高,一面将租金涨得越来越高乐得坐享其成;小摊小贩们一面痴痴等待孩子们下课的结束,一面积极准备好吃好喝合格不合格的零食小吃等那些早已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孩子来买。有偿补课在不断掏瘪家长钱包的同时,也鼓胀了老师房东摊贩们的钱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种伟大的效果恐怕是老师们始料不及的吧?
  戚戚于富贵,汲汲于名利,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使得有些老师渐渐迷失了自己而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拿着家长的钱窃窃自喜。
  二、 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市场需要
  咱们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虽然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有的仅仅是挂羊头卖狗肉,谁敢真正懈怠文化课、升学率?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生源、名誉、地位,关系到老师们的先进评比、职称评比、绩效工资,关系到每一个家长对孩子殷殷的期望,关系到孩子们将来的前途命运。所以,诸多的“关系”因为高考制度、因为升学率、因为生存能力的需要,便转化为压力,一切的压力又便会转嫁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身上,转嫁到尚然稚嫩需要快乐生活的孩子们身上。
  于是,狼爸虎妈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出类拔萃,进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好生活,即便老师不集体组织学生补课,家长们也会动用一切物力人力资源,遍寻名师,给学生报这样那样的培优班、奥赛班,每天下午放学,每个周末,在本应陪孩子玩耍与孩子一起享受快乐自由时光的时刻,爸爸妈妈们便会携着工作一周的疲惫,又不辞辛苦的奔走在送孩子上辅导班的路上。真个是数学班上罢英语班上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如此迫切热烈的市场需要,催生了补课大军补课经济。有的愿打有的愿挨,怪不得老师们见缝插针,想出各种名目使各种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应运而生了。
  关于这一点,作为为人父母者,我同样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懦弱,只能在此小声一呼,感叹如此教育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同时给天下父母带来的无穷困扰,不能振聋发聩,估计是人微言轻嘤嘤嗡嗡罢了。
  三、 有关教育部门监管的不力
  每年寒假、暑假,抑或是平时,便会有各种各样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红头文件下发到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上面列举了一系列使人看了不敢蠢蠢欲动的严厉措施,校方领导也经常会在大会小会上三令五申:不准补课,有违师道尊严等等等等。但为何此类现象屡禁不止?为何种种红头文件真的成了一纸空文?为何本来一向谨小慎微的老师们会如喝了酒一般胆大包天不顾园丁工程师的声誉?这里头恐怕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雷声大雨点小。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民不告官不究。当补课的浪潮越来越不可抵挡,当补课费用越来越高,当孩子自由的时间愈来愈少、压力愈来愈大、眼睛近视度数愈来愈高,有的家长不再保持缄默,便将他们敢怒不好意思言说的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提到教育局长的电话里、书案上,提到市长的信箱里。于是,原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领导们不敢再疏忽懈怠,便一股脑的开始整治不正之风以正视听。如此紧一阵儿松一阵儿,老师们便不再为此风声鹤唳,习惯了这种纠风方式,补课之恶习便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了。
  无怪乎让领导众人头疼了。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对于这一现象似乎不大适合,如何行之有效的监管,得看有关部门的执行力了。
  四、 部分地区教师薪酬的不合理
  说实话,枫叶爱钱,一点也没有知识分子们的清高。这物件不能没有,缺了它还真是不行。晾晾本人的每月收入开支吧:中学高级教师,在一小县城生活,把一切都加在内月入2314元,需供房贷每月1011元,然后我家一小学生的资料费、补课费、舞蹈班费,全家的生活费、电话费、水电费,还有学校同事喜忧大事的随礼等等,稍微计划不慎便会捉襟见肘。所以,本人不爱逛街,怕自己女人的虚荣心作怪经受不住诱惑看到美衣美食心动不已导致家用资金断链。
  一度有人找我办班,也有社会人士邀请我给他们的作文班授课,我总是以自己是班主任担两个班课太忙为理由礼貌拒绝。我爱钱,但我怕挨骂。有一次亲耳听到放学路上一家长带着孩子埋怨老师们无德的话,几天后还面红耳赤羞愧不已。幸好自己没忝列其中,否则在此便无言再辩,也无颜面对视自己为精神导师的那些孩子们。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我虽然够不上君子道德的高尚,所幸也还没有抹杀做老师的底线。
  但,虽然本人对部分老师一味追求利益不顾孩子健康发展的行径不以为然,我还想试图理解一下我的同行。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们不知足,工资已经不低了还要如此作,简直是不像话。但,公平地说,到底各地老师的工资福利如何、老师们现实的生活状况如何,是不能仅靠这几句牢骚不满一概而论的。因为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样,教育投入、老师工资也不一样,国家扶植教育提高老师薪酬的政策不一定落到实处。以我生活的这个地区为例,五县一区,同样工龄同样职称,每月薪酬竟能相差一千左右,而且愈是薪酬低的地方劳动量愈大,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八点多回家,自己的孩子管的少,还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天天喝上牛奶吃上肉,还有的老师因为爱人一方没工作没固定收入生活更是拮据,想想确实心酸。
  但老师们是没有灰色收入的,所以,便会有一部分人脱下千百年来身上道德的外衣,想方设法挣些钱改变一下窘迫的生活境遇。所有的人想法挣钱都没有错误,但当社会的一片净土学校道德精神的楷模老师想多挣些钱时,(他们是无法可想的)作为只能讲奉献不能讲索取的人民教师,他们不能明目张胆的地向国家要钱要福利,不能毫无顾忌地为了自身的利益罢工罢课而毁了孩子,于是便将良心按压向家长伸手,当然便遭遇到了舆论的严厉攻伐。我不想为我的一些有偿补课的同仁辩驳,也不赞同他们的做法。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是欲壑难填,有一部分人则是出于无奈尝到甜头后不能自拔,但还是请各位看客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宥,不能将罪名统统归到天下所有老师们身上,我们有点儿承受不起,毕竟那样的老师只是一部分,这种事情是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的。
  但还是想敬告我可敬可爱的同行们: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所以就决定了这辈子只能做精神的富翁,无论外界有怎样的诱惑,咱也不能辱没“人民教师”这个称呼,我们还是要坚守这方净土的。如果连我们都不肯坚守了,无数的下一代会怎样?
  呜呼,无法可想!
  一家之言,发自肺腑,随便一聊,稍作遣怀。如此而已。

所有回复
  • 马坊一中赵俊喜 2019-07-26

    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肺腑之言!

    补习班是个麻烦的社会病,利益链,甚至是产业链,家长喜欢又憎恨,老师胆怯又无奈,学生对它更是难以言说......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eixing 2019-08-02

    宋书趁老师的确有这种能力——把社会现象分析得如此透彻、全面。

    诉诸笔端的深层次思考确实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引发了我们的沉思。

    难得一见谈敏感话题竟然谈得这般深入人心的好文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