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 17——18学年翩然离去,在我还来不及伤感的时候,迷人的2018——2019学年又笑着拥抱了我。回首加入实验中学宋书趁语文工作室一年的时光,收获颇丰,感慨颇多。这是宋校长用激情和梦想带领我们拓荒的一年;这是全体工作室成员用辛勤汗水浇灌语文课改之花的一年;这是语文人放弃了休息时间,不知疲倦追梦的一年……
一、专业理论、扎实学识的引领
在工作室负责人宋书趁的专业理论、扎实学识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热情高涨的钻研大教研。他们积极学习教育名家、中学语文泰斗“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思路”,“以主问题形式开启中学语文课堂”,“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过去的一年,宋书趁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她身先士卒以“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纪念白求恩》并把它搬入课堂,让全体工作室成员观摩学习。在宋书趁老师的率先垂范下,工作室成员掀起学习“板块式教学理念”的高潮,他们积极实践,尝试着“用板块式教学模式”设计课文。在过去的一年,我也尝试着用“板块式思路、主问题设计、以读促写”的模式先后设计了《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天上的街市》、《古代诗歌五首》在设计这一系列文本的过程中,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生成的语文课堂也愈来愈精彩……感谢宋书趁语文工作室。
二、如火如荼的集体大教研
为了快速、高效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语文教学水平,工作室每月一次定期举行集体大教研活动,往往这个时候是我们最辛苦又最忙碌的时刻,工作室里的每一位成员从早上8:00——12:00全神贯注地泡在课堂观摩真实的语文课堂,14:00——17:00工作室的成员又会把阵地转移到实验中学语文大教研室交流讨论上午听的四节课。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在进行听评课交流时知无不言,不去故意吹捧授课教师,不会刻意夸大授课效果,只从自己观察到的本真语文课堂去评说,大到框架结构小到细部词语,甚至课堂中教师的习惯用语,工作室成员都会拿来评点、讨论,正是在这样严谨、开放的语文大教研中,我对语文教学的态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我的语文教学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感谢宋书趁语文工作室。
三、“读与写”一直行走在路上
工作室领衔人宋书趁一直强调语文教学训练的目的“授人以渔”即要通过教学生读文本,培养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鉴赏文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因此,在宋书趁老师的要求下,工作室成员共读一本书,2017、2018学年工作室成员共读余映潮的《我这样教语文》及一些优质的文学作品,并每月上交一篇心得体会。正是在这样硬性的规定下,我克服了懒惰心理,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拓深语文底蕴,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读写水平。感谢宋书趁语文工作室。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宋书趁语文工作室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是一个以梦为马、杨帆起航的的集体。作为工作室的一员,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资历尚浅、学识不足。因此在过去的一年,我虚心地向工作室的成员们请教,积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对文本精深的解读,工作室成员张开热情的怀抱给予我细致入微、切实有效的帮助,促使我不断地进步,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感谢宋书趁语文工作室。
五、用爱与汗水浇灌梦想
过去的一年,我摆正态度,怀揣着对中学语文的那份赤城之爱,积极完成工作室部署的各项任务,力争每项任务不打折扣、高质、高量地完成。同时虚心接受工作室成员给予我的宝贵意见,并以工作室表现优异的老师为镜审视自身的不足及时修改。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人,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用爱与汗水浇灌绚烂的语文梦想。用自己的微博力量,为工作室锦上添花。感谢宋书趁语文工作室给予的这个平台。
秋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奉献的季节。抚着凉爽的秋风,赏着旖旎的风光,嗅着醉人的菊香,我们送走了2017——2018沉甸甸的两个学年,迎来了2018——2019新学年。愿我们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对中学语文的那份热爱,扬帆起航,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