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间教室,绽放个性之花
——研讨心得体会
今年是我从教第十九年,做班主任第十二年,不长也不短。一直觉得班主任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所以彷徨,所以迷茫,所以谨小慎微,所以渴望学习、渴望提升自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几乎充斥着一切,谁都好像能对教学指手画脚,班主任的风向标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不可否认,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班主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促进和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及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重任。那么在这个纷繁的社会,教室是最后一方净土,班主任该如何守住一间教室,做好各项工作呢?参加了这次研讨,尤其是听了张校长的讲话,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让我明白我也可以有自己班级的个性。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看这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师生会自发的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的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有好的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温馨和睦的环境,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正如张校长说的,让学生觉得不光是给自己学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的班级文化建设。
以后,我会多利用校训班训来建立良好的班风,在班级中筑起一道人心方阵,以此为守,固若金汤。
育是一种涉及心灵的教育,只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大家说的那样,利用好班会占领学生思想的阵地,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我们要注重,感恩教育以情感调动为切入点,开展培养感激父母的亲情、感激社会的胸怀、感激人生的激情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同时以培养学习责任感为落脚点,让感恩之情落实在学生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具体行动上。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关注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抓住“个性发展”这一重要环节,注意培养完善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我想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及操行等方面的评价,通过有针对性、真实性、富有爱心的评价,对不同学生采取同起点不同终点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激起成功动机,不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张校长说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给了我一个解放自我的明确的方向。我总是事无巨细的管理学生,难免觉得很累。回过头来想一想,家庭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阵地,只有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形成合力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微信、校讯通不应该只是发布通知的渠道,而应该是家校之桥的桥梁。时势在变、教育在变,我们的工作方法更应该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守住一间教室,守住心灵的净土,发展自己的目标,创造自己的个性。
“没有永恒的资本,只有永恒的追求。
——写在最后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