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用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大家把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总结出的经验拿出来交流下吧。
我只是听了几节课,还没有运用过,期待各位多多送课下来。
在运用板块式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困惑是很多时候设计不出抓学生眼球,让学生迫不及待、控制不住想要参与的话题。
我最大的收获是,集体训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受益者。
板块教学似深邃的大海,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发现它的奥秘与美丽。
我认为板块式教学的关键是如何设置主问题,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
同感,也是目前困惑的问题。
通过聆听余映潮老师和工作室几位老师的观摩课,反复研究“板块式教学”的好处是:课堂教学思路明晰,问题明确,教师易于把握,
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学起来有章可循,基本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想设计出贴合实际的主问题,还得在研读教材上下工夫。
板块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学起来有章可循,但是设计起来需要老师认研读文本,设计好主问题。
感觉自己最大的困惑就是主问题的设计,不能很好的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往往只是串起来几个珠子,自己在这方便还需要多多学习。
认真研读教材,注意整体把握:教材、单元解读、文本价值、课后练习都要作为主问题设计的考虑因素,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这样思路清晰,重难点也易突破。
板块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只是主问题设计需下功夫。
板块式教学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需要老师基本功扎实过硬,因为各个板块其实是内在统一的。